核電安全領域率先實現VR應用
中廣核紅沿河公司建成投用虛擬現實安全體驗中心
安全是核電企業的生存之根,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之源。中廣核紅沿河公司近日實現了VR(虛擬現實)技術在核電安全領域率先的應用。
“為什么我們做了那么多安全培訓、警示教育,還有經驗反饋,可有些違章行為和安全事件還是反復發生?”這個問題,一直拷問著全球核電行業。
近年來,紅沿河公司不斷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尋求突破和創新。例如在現場設置“安全加油站”,將27種安全作業知識實地拍攝成可視化教材。開發《工業安全標準化圖冊》,為現場作業提供一整套安全解決方案。通過不斷的摸索和創新,紅沿河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日趨成熟,優秀的安全業績獲得了肯定,對上述問題的答案也漸漸浮現了出來。
“有些違章會反復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作業人員的體驗不夠深刻。”紅沿河公司安防處的相關負責人說。
體驗不深,對內心的觸動就不大,有些事情,必須親身經歷才有用。可又不能為了安全教育的目的,讓血的教訓真的在現實中發生。VR技術的出現,則可以彌補“體驗不足”的缺憾。
結合安全管理工作成果《工業安全標準化圖冊》和工業安全可視化教材,今年4月,“虛擬現實安全體驗中心”項目正式啟動,選址利用了紅沿河公司BX樓的一間庫房,經過裝修改造,形成了現在極具科技感的VR體驗館。
“當時庫房里堆滿了物資,光搬運就干了一整天。看到現在裝修后的效果,都有點想不起來以前是啥樣了”,中廣核紅沿河公司工業安全組的相關負責人說。
而項目中最難的,還是取景建模和經費的問題。結合現場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風險和實際案例,設置工業安全組設計了高處孔洞墜落體驗、上下樓梯滑跌體驗、起重落實傷害體驗、窒息傷害體驗、滅火技能體驗等七大體驗場景。
通過逼真的場景體驗,強化大家在高處作業、受限空間作業、電氣作業、火場逃生等方面的風險意識。在當前VR還沒有廣泛普及的情況下,場景的建模費用超出了項目的總體預算。項目組同廠商人員不斷溝通,以“核電企業首家,未來發展前景廣闊”的遠景打動了廠商。
經過近4個月的取景、建模、平臺搭建和調試工作,今年8月16日,融合了“VR場景體驗”、“工業安全可視化教材培訓”的虛擬現實安全體驗中心終于正式建成并投用。
站在體驗臺上,戴好VR眼鏡,手持操縱桿,在工作人員的簡單講解下,體驗者可以輕松掌握VR體驗的操作技巧。通過不同的場景選擇,除了逼真的視覺感受外,還可以感受到體驗臺模擬的高處墜落、手柄震動模擬的觸電感受、氣流變化模擬的氣體泄漏、窒息等情景,真正實現了3D全方位的感受和體驗。
新穎、寓教于樂的培訓方式吸引了大批一線員工和承包商作業人員前來體驗,也獲得了大家的一致點贊。中廣核紅沿河公司前董事長劉錫才在體驗后評價說,“體驗場景逼真,安全管理很有創新”。一位承包商體驗了高處墜落場景后,感同身受地說:“以后走路再也不看手機了!”
在近期的紅沿河公司WANO同行評審期間,外國專家體驗后提出,考慮將這一項目作為一個良好實踐,在各核電企業進行大范圍推廣。未來,通過場景的不斷增加和優化,VR體驗將不斷進行完善,安全培訓的效果也將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