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核電信息網 發布日期:2009-07-06
(一) 世界鈾資源的儲量分布 鈾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相當廣泛,地殼中鈾的平均含量約為百萬分之2.5,平均每噸地殼物質中約含2.5克鈾,比鎢、汞、金、銀等元素的含量還高。鈾在各種巖石中的含量很不均勻。例如在花崗巖中的含量就要高些,平均每噸含3.5克鈾。依此推算,一立方公里的花崗巖就會含有約一萬噸鈾。海水中鈾的濃度相當低,每噸海水平均只含3.3毫克鈾,但由于海水總量極大,且從水中提取有其方便之處,所以不少國家,特別是那些缺少鈾礦資源的國家,正在探索海水提鈾的方法。雖然鈾元素的分布相當廣泛,但鈾礦床的分布卻很有限。國外鈾資源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南非、西南非、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據估計,國外已探明的工業儲量到1972年已超過一百萬噸。隨著勘探活動的廣泛和深入,鈾儲量今后肯定還會增加。 (二) 中國鈾礦的分布 我國至今已探明大小鈾礦200多個,證實了相當數量的鈾儲量。礦石以中低品位為主, 0.05%~0.3%品位的礦石量占總資源量的絕大部分。礦石組分相對簡單,主要為單鈾型礦石, 僅在極少礦床有其他金屬元素共生,形成鈾?鉬、鈾?汞、鈾?銅、鈾?多金屬、鈾?釷?稀土礦床。礦床規模以中小型為主(占總儲量的60%以上),在一些礦田內,礦床往往成群出現,有的幾個,有的幾十個,而其中常有1~2個主體礦床存在。探明的鈾礦體埋深多在500m以內。礦床類型主要有花崗巖型、火山巖型、砂巖型、碳硅泥巖型鈾礦床4種;其所擁有的儲量分別占全國總儲量的38%、22%、19.5%、16%。含煤地層中鈾礦床、堿性巖中鈾礦床及其他類型鈾礦床在探明儲量中所占 比例很少,但具有找礦潛力。 全國鈾礦資源分布不均衡,已有23個省(區)發現鈾礦床,但主要集中分布在贛、粵、黔、湘、桂、新、遼、滇、冀、蒙、浙、甘等省(區),尤以贛、湘、粵、桂四省(區)資源為富,占探明工業儲量的74%。 中國鈾礦成礦時期以中新生代為主,并主要集中在87~45Ma。成礦的先后順序是:混合巖型、偉晶巖型、花崗巖型、火山巖型、碳硅泥巖型和砂巖型。據鈾礦床礦化類型、成礦時代和大地構造單元中分布特征,劃分了東部鈾成礦省、天山?祁連山鈾成礦省、滇西鈾成礦區。并據礦床成因、賦礦圍巖和成礦特征將中國主要鈾礦床分為內生鈾礦床(巖漿型、熱液型)、外生鈾礦床(成巖型、后生淋積型)和復成因鈾礦床三類。 在先進的技術支撐和優秀的勘查隊伍保障下,我國鈾礦資源潛力前景也相當可觀,目前,我國還有十多個鈾成礦帶及大面積的勘查空白區尚待開展系統的勘查評價,找礦前景十分廣闊。至2007年底為止,新一輪全國鈾礦資源潛力預測評價正在進行,預計我國潛在鈾資源超過數百萬噸。目前看來,我國鈾資源完全可以滿足國內核電發展的需求。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
©2006-2028 中國核電信息網 版權所有   服務郵箱:chinahedian@163.com   電話:13263307125   QQ:526298284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6487號   京ICP備1502187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