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團力推跨行業合作鈾資源開發模式
來源:中國能源報 發布日期:2016-09-29
中核集團地礦事業部總工程師張金帶9月23日在中國國際礦業大會鈾論壇上表示,為保障我國天然鈾資源供應,中核集團將創新鈾資源開發模式,不斷推進“鈾—油”之間、“鈾—煤”之間的跨行業合作。此外,還將繼續深化深化“核—核”之間的跨系統合作,以及采用多種模式加強國際企業之間的跨國合作,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據張金帶介紹,我國大多沉積型盆地多礦種共生共存,油氣、煤炭、鈾礦資源的產出層位往往相互疊置,其中油氣資源埋深很大,與鈾、煤資源垂向間隔較遠,相互影響較小;鈾礦與煤炭垂向相距較近,鈾礦在上煤炭在下的較為普遍,也有互層疊置。“隨著國家能源需求不斷增長,北方能源盆地的礦產勘查開發活動十分活躍,由于處置礦業權重疊問題的法規尚有缺位,加上油氣、煤炭礦權區所占面積普遍較大,占用周期較長,目前的‘排他性’規定對鈾礦的礦權設置及勘查工作的開展就造成了很多困難,如一邊圈而不探,另一邊“無權”(指無探礦權)找礦,以及探而不轉(指成果不流轉),探明‘難備’(指資源儲量備不了案),或項目實施虎頭蛇尾,或礦權協商僵持無期等現象較為嚴重。”
“我們認為,有問題不能等待,應該主動作為。礦權問題說到底是相關方的利益問題,但不能因局部利益影響國家利益,應積極推進‘鈾—油’之間、‘鈾—煤’之間的跨行業合作,創新鈾資源開發模式。”張金帶說。
信息顯示,中核集團前期已與中石油集團成立合資公司,聯合開展鈾礦勘查開發,在松遼盆地合作經營地浸礦山取得了顯著成效,對跨行業合作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近期,又與中石化集團、神華集團、內蒙古煤勘(集團)公司等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有的聯合成立了合資股份公司。
張金帶還表示,呼吁國家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積極引導和參與,統一規劃協調能源盆地的礦產勘查開發工作。在深入論證“鈾—煤”、“鈾—油”等資源勘查開發相互影響問題的基礎上,考慮到鈾礦放射性的特點,應優先滿足環境保護要求,可按照時空錯開、分區動用、相互避讓、鈾礦優先、有序開發的原則,制定多礦種重疊區域的勘查開發規劃,并應形成常態化的協調機制。
“創新合作模式是順利推進‘鈾—煤’、‘鈾—油’跨行業合作的重要前提。鑒于天然鈾產品必須專營的特殊要求, ‘一個責任主體、多方參與投資、股份合作開發’及‘分紅不分鈾’等都是既能確保國家需求和資源安全高效開發,又能充分體現各方利益的新型合作模式,可以大膽嘗試和積極推進。”張金帶稱。
作為在建核電規模最大的國家,我國對鈾資源的需求將隨著核電規模化發展進一步加大,天然鈾產業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據張金帶介紹,中核集團近年來堅持推進鈾礦大基地建設戰略,在鈾礦找礦和開發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鈾礦找礦全面進入了500-1500米深度的第二找礦空間階段,北方伊犁、吐哈、準噶爾、鄂爾多斯、二連、巴音戈壁、松遼等七大沉積盆地形成了相當規模的砂巖型鈾資源基地,砂巖型鈾礦地質理論體系和天-空-地-深一體化的“攻深找盲”技術體系基本形成。鈾礦采冶以CO2+O2地浸采鈾工藝為標志的第三代采鈾技術實現規模化工業應用,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預期還可盤活一批難地浸的砂巖型鈾資源。我國首個千噸級鈾礦基地已在新疆基本建成,2015年國內地浸采鈾產能創歷史新高,我國探明的鈾資源分布及其開發布局已經由原來以南方為主,轉變為南北方并舉的新格局,到“十三五”末還將進一步實現以開發北方經濟型鈾資源為主的新局面。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