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核工業報 發布日期:2016-09-29
60多年前,老一輩核工業工作者為了核事業的發展,無論是對于核域龐大系統中的“關鍵部件”,還是一顆“螺絲釘”,都忘我地貢獻著自己的全部能量,照亮了核工業發展之路。事實上,核工業精神一直在延續、在傳承……
作為AP1000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三門核電一期工程閃爍著敢為人先的耀眼光芒的同時,也存在著許多前無來路、無可借鑒的未知困難。不斷摸索、嘗試成了AP1000全球首堆建設調試的常態。為此,三門核電人付出了太多的艱辛和汗水——項目長周期的建設帶來了難以想象的挑戰和壓力;新技術、新模式、新系統、新設備、新試驗,無不考驗著他們的意志和實力……
奉行“安全是事業的生命線”的三門核電人以“建好全球第一,打造示范工程,引領核電發展”為使命,不斷攻堅克難,全力以赴,為三門核電安全順利建設和投產運行保駕護航,其間也凝結了“責任擔當、敢為人先、不畏艱難、甘于奉獻、勇于勝利”的首堆精神。
小業主大責任
如今,在浙江三門這片藍天下,AP1000全球首堆傲然屹立。對于它的“成長”,工程建設、管理人員可以說功不可沒。都說工程建設是最辛苦的。的確,無論是寒冷的冬天,還是炎熱的夏天,工程都會按照計劃節點推進,而呼嘯寒冷的海風,高溫、蚊蟲的侵擾,只能由工作人員自己克服。但無論環境多么惡劣,三門核電工程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始終24小時堅守在工程現場,走過了一個個春夏秋冬,護航工程安全推進。
2012年8月7日凌晨兩點,臺風“海葵”席卷三門,呼嘯的狂風、如柱的大雨幾乎淹沒了城市的一切聲音。而距離“臺風眼”僅有3公里的三門核電廠區更是狂風暴雨肆虐。“他們不去,我們上!無論如何也要確保設備的安全。”昏黃的路燈下,三門核電廠區內,十幾個身影頂著14級臺風,逆風而行,一點點地向一體化頂蓋(IHP)拼裝場挪動……冒著巨大的風雨搬運沙袋加固一體化頂蓋拼裝保護棚,確保設備安全。
在沿海城市,每年的7~10月是臺風的高發季。依海而建的三門核電,為了確保現場安全可控,制定了相應的應急機制。安排專人時時關注臺風動向,一旦得知臺風即將來臨,就會立刻啟動應急機制,成立抗臺突擊隊,晝夜監控現場情況,確保工程現場安全。
“海葵”登陸三門時正值三門核電工程建設高峰期,一體化頂蓋剛剛運抵現場正待拼裝。按照合同規定,設備由西屋公司拼裝完成后再交付工程。臺風登陸的這天凌晨,三門核電抗臺突擊隊人員巡查現場時發現,一體化頂蓋外面搭建的保護棚被大風掀起,而該設備對環境要求很高,一旦進水就會對設備造成影響。工作人員立即通知西屋公司工作人員。“當時,他們說風太大,為了安全不去。”三門核電工程管理處處長、浙江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王凱回憶說,“設備拼裝期間保護設備的質量安全本是西屋的職責。他們不去,我們必須得去,因為我們是業主。”
“14級風是什么概念呢?人是不能像平時一樣直著走路的,身體必須往前傾斜才能確保不被吹倒。” 工程管理處黨總支副書記、處長助理張雷說,“風雨實在是太大了,當時我帶了一個手環,回來后它顯示的是人處于游泳的狀態。”
事實上,在三門核電,巡查現場確保工程安全并非只在“特殊時期”,而是每天的“必修課”。從2009年正式開工建設以來,工程管理處工作人員每天都要巡查工程現場,無論春夏秋冬,不論節假日,雷打不動地每天晚上7:30開始對整個工程現場進行安全檢查。“剛開始是自發的行為,久而久之成了大家的自覺行為。”張雷說。
“盡管我們是小業主,但責任大于天,我們始終積極推進項目的進展。”王凱說。
7×24小時的拼搏
在三門核電1號機組核島廠房,一個身影不停地忙碌著,檢查、查找問題,記錄,探討試驗方案,與各方積極協調……盡管面露疲憊,但他的目光依舊炯炯有神。而事實上,為了確保冷試能夠順利完成,他已經3天沒有休息了。他就是三門核電1號機組一回路冷態水壓試驗調試核島總協調人、浙江省萬名好黨員王子虎。
今年3月,AP1000全球首堆開始冷試的前期準備工作。冷試是工程建安完成后首個集中對核島關鍵路徑開展的驗證試驗。若是國內小批量化建設的堆型,可以說早已輕車熟路。但作為全球首堆,新技術、新系統、新設備、新試驗,一切只能摸索前行。而為了順利完成試驗,早在2015年3月,三門核電就成立了冷試突擊隊。
“冷試前要做大量的工作,要進行核島系統沖洗、流道試驗等各種試驗。因為是第一次設計、第一次試驗,試驗過程中總有一些和設計標準不一致。” 調試處黨總支書記、處長助理栗嶺茂說。
流道試驗就是要驗證系統流量。作為龐大復雜的核電系統,一個試驗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需要調試、運行、維修等多個部門人員協同作戰。為此,試驗前,王子虎積極協調各方,從程序的編寫準備,到現場相關設施是否準備到位都全力投入、精心檢查。盡管如此,流道試驗結果仍然滿足不了要求。問題出在哪里?所有的人一籌莫展。而時間不等人。為了搶工期,他們抓緊時間寫報告,提供原始試驗數據給西屋設計方進行評估,等待變更試驗方法或發布系統設計變更。“由于設計變更、設備故障,節點目標不斷被突破,我們必須要用最短的時間完成試驗,盡力挽回進度。”栗嶺茂說。
那是一段不分晝夜的日子。為了搶時間,王子虎與工作人員爭分奪秒地查找問題,在連夜的全面排查后發現,管道三通內徑不足導致流量不達標。針對問題,三門核電緊急根據設計要求重新采購替換三通。再次試驗時,流道試驗的參數完全達標。
“當時,大家反復討論、排查、試驗,而為了不中斷調試,王子虎連續3天堅守在現場,直到解決了所有的問題。”栗嶺茂說,“事實上,所有的調試運行工作人員都非常拼。調試期間,我們的工作時間就是7×24小時,只要一滿足試驗條件,不論什么時候都會立即試驗。有的人因為壓力、疲憊直流鼻血。”
而一起參加調試的西屋公司工作人員也感慨地說,三門核電人不僅技術鉆研比較深入,工作細心,而且非常能吃苦耐勞。
原則背后的安全意識與技術實力
7月,烈日炎炎,近40攝氏度的高溫,一般人根本無法離開空調的“呵護”。而三門核電維修處的年輕小伙子們,頂著酷暑高溫,穿著浸滿汗水的衣服,硬是在沒有空調的檢修車間里,完成了三門核電1號機組熱試前的最后一場戰役。
冷試后,維修電動閥小組檢查時發現,一回路自動泄壓系統(ADS)的四個電動閥行車時間不滿足要求,必須更換齒輪。事實上,如果是在工廠執行此項操作是很容易的,但如今電廠處于調試階段,所有的設施都已安裝就位,空間狹小,而ADS又在反應堆廠房40米處的最高點,根本無法在現場對閥門進行解體、改造。“設備只能運到維修車間進行維修,但問題立馬就來了。”三門核電維修處電動閥小組組長許龍龍說。問題一:如何卸?要從40米高處相當于10層樓的高度把重300公斤的設備卸下來,而現場環境無法支持直接用吊車。問題二:如何運?核島的設備運輸閘門已經關閉,只能走窄小的人員通道,而300公斤設備的搬運并非易事。“這一卸一運讓人絞盡了腦汁,最后還是靠大家齊心協力解決了。”許龍龍說。
但讓許龍龍沒想到的是,這些困難僅僅只是開始。自動泄壓系統的四臺電動閥門進行性能試驗時發現,設備有很大的噪音。盡管是“85后”,許龍龍已然是國際閥門性能診斷業界專家。根據以往的經驗和扎實的專業基礎,他和維修處的“小伙伴”們認為設備肯定有問題。熱試在即,緊張的工期讓他們無法調整休息就開始了全面排查,直到凌晨時發現,齒輪本身有缺陷。“這個問題很難發現,不僅在驗貨時靠檢視無法察覺,若是僅局部檢查也不會輕易發現問題。”許龍龍說。
問題發現了,如何解決呢?三門核電認為,如果等待美國發貨,必將再度拖延工期,可以先修復使用現有設備,待新齒輪運抵后再進行更換,但修復需要美方廠家提供圖紙。“事情可謂一波三折。起初,美方以涉及廠家技術機密為由不愿意提供圖紙,在進行了多次協調后他們才答應提供。”維修處副處長崔曉雷說,“拿到圖紙后我們就立刻開始維修,而修復后,四臺閥門異常的噪音都消除掉了。”
“其實在當時,美方說可以用。若是含糊的話,設計方說了可以就應該可以,但為了設備質量安全可控,我們并沒有因為他們的認可而放棄自己的原則。”許龍龍說。
事實上,這些不過是“冰山一角”。為了全球首堆的建設調試,三門核電的所有工作人員都默默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運行人員不僅要全力執行調試任務,同時還要為日后的發電運行“武裝”自己,勇闖黃金人成長“關卡”,有的女操縱員即將臨盆卻依然堅持參加操縱員考試。而被稱為一直在路上的“幕后英雄”——設備監造人,更是放棄了與家人的團聚,常年駐守工程現場,確保設備質量……
自2002年“四通一平”工程正式動工以來,三門核電人便從四面八方匯聚于此,10余年間,他們從毛頭小伙變成為人父母,從青年走到中年,從青澀走向成熟,而此間流過的光陰——蓬勃的青春、人生最珍貴的時光無不鑲嵌在首堆建設調試的來路上,與首堆融為一體。而也正因為他們的守望與拼搏,全球首堆AP1000光環更加絢麗。(文 胡春玫 影 陳瑩)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
©2006-2028 中國核電信息網 版權所有   服務郵箱:chinahedian@163.com   電話: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