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中國核電信息網  >  聚焦核電  > 探尋紅沿河核電項目建設的安全管理秘訣

探尋紅沿河核電項目建設的安全管理秘訣

來源:中國電力報 發布日期:2016-06-22

  安全是核電的底線,我國核電31年來良好安全運行記錄的保持得益于從選址開始的,設計、建設、運行等各環節。6月是全國第十五個“安全生產月”,中國電力報記者來到中廣核紅沿河核電項目,探訪工業安全事故率低于歐洲和美國核電的訣竅。

  記者體驗“入場”必修課

  為了探尋紅沿河核電項目的安全訣竅,記者進入正在施工的紅沿河項目5號、6號機組現場一探究竟。沒走多久就被中廣核工程公司紅沿河項目部總經理田瑞航“攔下”了,他表示,要按照規定換裝,然后再接受一系列小測試才能進入現場。

  換上沒有金屬配飾的工作服、穿上防砸鞋、戴上安全帽,而后記者被帶到核電施工現場入口處。這里有一系列用于安全培訓的設備,戴上安全帽,記者首先進行安全帽撞擊體驗。

  只有親身體驗安全帽撞擊后,才明白“安全帽”這三個字的意義。安全帽撞擊體驗區是模擬高空墜物,用一根金屬棒從高空垂直落下,砸在安全帽上,當金屬棒砸在安全帽的一瞬間,可以感受到一聲似乎由腦內傳來的巨響,雙腿不由自主地微蹲,不難想像這個力度如果直接作用到頭頂是什么效果?記者回頭看一眼體驗設備,手不自覺拉了把帽帶。洞口墜落體驗時,當洞口打開的一瞬間,雙腿完全無處借力,與主動跳下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這樣的高空下落,只能寄希望于腳下的保護措施。諸如此類的體驗有五六項,全部完成后才能進入施工區域。

  安全項目體驗區的負責人表示,之所以把體驗區設在入口處,是為了讓每個新“入場”的員工都經過培訓,這樣在施工中如果出現意外不會因慌亂引起二次傷害。

  這樣的細節是中廣核工程公司在紅沿河項目管理精細化的體現,田瑞航認為,安全管理就像開車,要時時保持警惕,尤其是項目管理者,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紅沿河項目現場建設人員有4500人,以后會達到7000人以上,并且很多人都從事高風險的工作,只有管理者重視安全,安全意識才能傳到現場,他強調,安全是一根不能松懈的弦。

  “死磕”腳手架 不放過每一個細節

  控制風險在核電站建設活動中很重要。田瑞航表示,從風險控制的角度來說,無論是哪一代核電機組建設,安全管理最根本的就是要保持對生命的尊重。

  他表示,目前我國核電的安全生產業績很好,工程建設質量是基礎,人的行為規范是關鍵。盡管核電站建設期間沒有核安全風險,主要是工業安全風險,但是,工業安全管理水平也反映了核電企業的安全價值觀,體現著安全文化的內涵,而且,工業安全管理對核電工程質量管理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們必須對核電工程建設的工業安全事故與核安全事故同樣敏感,核電施工一定要以核安全的行為規范嚴格要求自己。

  同時,他告訴記者,在工業安全上,紅沿河以前的目標是施工零死亡,從去年開始提出零重傷,最終的目標是要達到零輕傷,紅沿河項目從2013年到現在已經做到了零重傷。

  采訪中現場工作人員表示,在核電工作心里踏實,并告訴記者一個工友的故事——前年,一個村民把自己在外打工的孩子叫回來,在核電工作,除了離家近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個村民看到核電施工中所有人在上腳手架時都要綁安全帶,所以他認定,核電的工作是安全的。

  問到腳手架的問題,田瑞航說: “在核電建設過程中,高處墜落、觸電、物體打擊、擠壓傷害是四大風險,腳手架本身是為工人提供一個安全的作業平臺,是防止高處墜落的重要保障。”

  記者觀察發現,紅沿河核電二期項目施工現場的腳手架全部為鍍鋅腳手架。這是為什么呢?

  他告訴記者,腳手架采用鍍鋅鋼管有幾個好處,首先,鍍鋅鋼管抗腐蝕能力好于碳鋼鋼管,在海邊可以更好地保證腳手架的質量,增強穩定性;其次,采用碳鋼管腳手架,腐蝕到一定程度需要工人補刷油漆,這本身就是登高作業,增加了墜落風險;第三,鍍鋅鋼管能減少腐蝕產物,非常有利于確保核電設備安裝隊清潔度要求,本質上確保核安全。從成本分析看,鍍鋅鋼管采購成本高于碳鋼管一倍左右,但鍍鋅管使用壽命長、不需要補刷油漆,長期看也是合算的。

  正是依靠這種以生命為本的精神,紅沿河主體工程項目中沒有一例傷亡事件。中廣核工程公司2015年20萬工時工業安全事故率僅為0.0121,不到歐洲平均事故率的百分之一,亦低于美國的兩百分之一。

  不一樣的施工現場規范深入人心

  這樣的細節顯示在紅沿河項目施工現場的每一個角落。在紅沿河核電項目5、6號機組工地,記者看到了不一樣的施工現場,工人自覺地走在畫好的斑馬線上,即使只有兩三米的登高作業也有兩個人配合工作,其中一個人作業,另一個人扶著梯子并觀察周圍情況。工地上看不到拿著喇叭高聲吆喝的安檢員,但是每一個工人都嚴格按照規范施工。

  記者隨機采訪一名剛從核島工作完畢,走向休息區的工人,安全帽上的標簽顯示他的身份——核島隊,孟憲坡。孟憲坡端著水杯,把安全帶的扣子掛在腰間,似乎把記者一行當作安檢員的他笑著問:“我剛才沒有違規吧。”

  采訪中,記者得知,孟憲坡是一名有著將近20年核島建設經驗的工人,從嶺澳二期開始接觸核電工程,把所有青春獻給了核電工程。現在這名僅有初中文化的工人,提起核電建設如數家珍,可以熟練的說出每個核電站的堆型,并且對每個工程都有自己的評價。

  孟憲坡坦言,在自己參與過的幾座核島工程中,紅沿河項目無疑是其中管理相對嚴格的,從嶺澳二期到紅沿河,可以看出中廣核的工程團隊在數十年中的成長。“以前如點焊這種技術難度不大的活,施工單位內部通過就可以了,現在中廣核工程公司要求我們必須有焊工證”,孟憲坡說。

  持證上崗落實到每一處,雖然是小事,也反映出一個工程團隊的成熟。采訪中孟憲坡談到最多的就是“規范”二字,在從事近20年核島建設工作的過程中,這個詞似乎已經印在他的心里。

  大數據管理安全風險理念成功應用

  除了對細節的注意,技術工具運用也是紅沿河核電安全的保證之一,紅沿河項目部借助中廣核工程公司開發的一款APP,嚴格應用大數據管理安全。

  記者調查發現,現場安檢人員每人手機都安裝有這款APP,通過APP安檢人員可以隨時將工程現場的隱患拍攝下來,并細分隱患類別。據介紹,該APP可將現場隱患分為數百個小項,并傳入后臺進行分析。管理者通過后臺可清楚地看到一定時間段內,哪些類別的隱患較多,從而給出應對措施。

  田瑞航告訴記者,每天晚上九點半,APP后臺會自動統計出每個項目隱患有多少條,同時經過操作關閉了多少又重新發現了多少隱患等等,同時保持每天滾動。每天晚上睡覺前看一遍統計數據,已經成了他的必修課。

  此外,中廣核工程公司將風險的管理理念應用到質量管理中,在核電工程建設中推廣、實施質量隱患排查與治理,與目前實施的質量控制方法形成有機互補。中廣核工程公司紅沿河項目部積極實施質量隱患排查與治理,通過及時發現質量隱患、及時治理,消除潛在風險、避免損失性結果的發生。其他項目部對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如饑似渴,通過交流、學習,充分借鑒紅沿河項目部良好經驗,積極踐行“安全第一、質量第一、追求卓越”的理念。在中廣核工程公司已形成比學趕超、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圍,這也奠定了其不斷刷新安全管理記錄、遠超歐美的基礎。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