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中國核電信息網  >  國內核訊  > 中國5年內核電投資有望達5400億 設備公司分羹

中國5年內核電投資有望達5400億 設備公司分羹

來源:第一財經 發布日期:2016-04-11

  中國去年上馬6臺核電機組,使得一些涉核設備企業業務大增。總部位于浙江的浙富控股(002266.SZ)便是其中之一。基于中國未來還將投入更多的核電項目,這家以水電板塊作為核心業務的公司正在打造屬于自己的核電設備公司。

  上海電氣(601727.SH)也在2014年8月悄然組建了上海電氣核電集團,旨在提高自身在核電領域的競爭能力。

  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核電設備企業人士稱,盡管中國已經重啟核電,且規模較大,但是目前國內設備已經嚴重過剩,企業已久仍然感到“僧多粥少”。因此,核電設備企業都在想方設法提高自身的競爭水平。

五千億市場

  浙江當地媒體《今日桐廬》在4月8日的報紙頭版上稱,它從浙富控股獲得最新消息透露,該公司已順利組建杭州浙富核電設備有限公司(下稱“浙富核電”),借此“打造中國乃至國際上最優秀的核電設備制造商”。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注意到,浙富控股在2月29日公布的2015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主營業務利潤較前期有較大增長,本期核電業務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浙富控股官網顯示,該公司是一家集團化運作、多元化布局、國際化經營的上市公司,旗下擁有多家子公司,業務領域涉及水電、核電、油氣等諸多板塊,目前已成為“以水電設備為核心,核電設備、特種電機為重點,國際經營與新興產業戰略投資協調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

  但“受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浙富控股“前幾年水電設備承接訂單量不理想”,導致2015年“水電設備排產量和營業收入下降”。浙富控股在2015年實現營業總收入近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近1.8%;實現利潤總 額 9201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 25.5%;

  浙富控股上市核電業務大幅增長與國內核電建設加速密切相關。中國在2014年沒有開工建設任何一臺新的核電機組,而2015年則開工建設了整整6臺。

  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及,到2020年,國內“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為完成上述目標,“十三五”規劃綱要在“能源發展重大工程”中特別指出,要開工建設一批沿海新的核電項目。

  來自中廣核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大陸在運機組30臺,裝機2856.6萬千瓦;在建機組26臺(核準口徑),裝機2945.9萬千瓦。

  照此測算,2016年至2020年,中國需要新增建設6臺百萬級千瓦的核電機組,才能完成“十三五”規劃綱要的目標。一般來說,一臺第三代百萬級千瓦的核電機組總投資大約180億元。這意味著,中國5年內用以投資核電的資金將高達5400億元。

  浙富控股大規模進入核電領域是從2014年開始的。來自浙富控股2014年的財報顯示,這一年,浙富控控股子公司四川華都核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下簡“華都公司”)斬獲核電訂單,“一舉拿下國內國外兩個控制棒驅動機構訂單”,“不僅是核電業務質的突破,也讓公司在核電行業站穩腳跟,成為核一級部件的主要供應商”。

  2014年11月26日,華都公司與中核集團全資子公司中國中原對外工程有限公司在上海以獨家議標方式簽署了《控制棒驅動機構設備訂貨合同》。合同總金額:2.57億元。該合同系華都公司首 次承接的大型商用核電站關鍵設備制造合同。

  2014年12月30日,華都公司與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在四川省都江堰市以獨家議標方式正式 簽署了《福建福清核電項目5、6號機組控制棒驅動機構(CRDM)設備供貨合同》,確定由華都公司為國內核電站建設首次采 用“華龍一號”核電技術提供兩個機組所需的ML-B型反應堆控制棒驅動機構。合同總金額:2.56元。

  上述報道稱,浙富核電已經“聘請了日本核電專家為浙富核電公司總經理,公司業務主要是核電設備的重要核心部件的生產制造”。

增強設備研發能力

  作為“專業從事核島主設備制造”的上海電氣核電集團,目前已經“形成了年產4套百萬千瓦級反應堆壓力容器、6套百萬千瓦級蒸汽發生器、6套燃料裝卸與儲運系統、8套百萬千瓦級堆內構件和控制棒驅動機構、12臺主泵及50臺核二三級泵的完整核島主設備供應鏈”。

  上海電氣官網稱,上海電氣核電集團“立足于國家核電發展戰略和上海電氣轉型發展的需要,以先進的制造技術和強大的制造能力呈現于核電市場”。

  “中國核電市場未來很大。”上海電氣一位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說,“這是我們成立核電集團的一個主要原因。”

  有核電人士此前分析,受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事故影響,中國叫停了那一批在建的核電項目,導致國內三大設備制造集團年產10套以上百萬千瓦核電機組設備的產能嚴重過剩。

  中國某核電集團一位內部人士也認同上述說法。他對本報記者表示,上海電氣、東方電氣和中國一重,目前的產能能夠滿足滿足中國每年開工12到15臺機組的需求。

  “我們雖然現在已經拿到了一些訂單,但是還是感覺吃不飽,因為僧多粥少。”有核電設備企業一位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說,由于核電設備供大于求,公司正在增強自身的能力才能適應目前激烈的競爭局面。

  本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上海電氣和東方電氣等核電設備巨頭還正在把精力放在第四代核電技術等研發上。比如,東方電氣(600875.SH)上個月在上證e互動平臺稱,公司進入了第四代核電研究領域。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