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中國核電信息網  >  國內核訊  > 第十四屆核工展暨PBNC2016開幕式嘉賓致辭集錦

第十四屆核工展暨PBNC2016開幕式嘉賓致辭集錦

來源:中國核電信息網 發布日期:2016-04-07

  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黨組成員王毅韌:

 

  太平洋地區核能大會是核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國際會議,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是核工業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專業展覽,兩大活動同期同地舉行,是今年核領域國際交流與合作的一次盛事,必將對本地區乃至全球核能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福島核事故已過去五年有余,全球核能發展在理性反思事故根源,積極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核安全水平中逐步企穩回升。核電作為可大規模替代化石能源、提供穩定可靠電力的低碳能源,仍是許多國家確保能源供應安全、緩解氣候變化、解決環境污染的重要能源選擇。經過六十余年發展,中國核能事業取得顯著成效,建立起了一套完整自主的核工業體系,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核科研設計和建造隊伍,實現了核電自主化、系列化、規模化的發展。目前,中國大陸在運核電機組30臺,總裝機容量約2831萬千瓦,在建機組24臺,總裝機容量約2672萬千瓦。2015年,我們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通用核安全審評,國內首堆和國外首堆相繼開工,標志了該技術的先進性、成熟性、經濟性等已得到廣泛認同。中國自主研發的大型壓水堆CAP1400和小型多功能堆ACP100等核電技術研發也進展順利,具備了工程實施的條件。與此同時,中國試驗快堆運行良好,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建立迅速推進,超臨界水冷堆、核聚變裝置等先進核能系統研發取得積極進展,核燃料循環整體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不僅能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還可以滿足部分國際市場的需求。此外,中國核技術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擴展,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提高。今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了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明確要安全、高效發展核電,未來幾年中國預計每年都會開工建設幾臺核電機組。核燃料循環產業已將繼續朝著規?;⒅刃蚧?、市場化、國際化的目標穩步推進。作為世界核能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核能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實現自身減排目標、優化能源結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將為后福島時代的全球核能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核能開發利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和敏感性,通過長期的探索,我們找到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核能發展道路,這也是我們核能事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我愿借此機會與大家分享。

 

  一是堅持安全發展不動搖。核安全是核能可持續發展的基石,習近平主席在海牙核安全峰會主張構建公平、合作、共贏的國際核安全體系,在剛剛閉幕的第四次核安全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就構筑持久平衡的全球核安全框架提出四項主張。第一要強化政治投入,把握標本兼治的方向,推進全球安全治理。第二要強化國家責任,實施部署核安全戰略,構建嚴密持久防線。第三要強化國際合作,打造核安全命運共同體,推進協調并進勢頭。第四要強化核安全文化,營造共建共享氛圍。習主席還宣布中國加強鞏固核安全并積極推進國際合作的五項措施,充分展現了中國同各國推進核領域全球治理的責任擔當。長期以來,我們不斷完善核領域法規體系建設,原子能法、核安全法進入了立法審查程序,建立起了與國際接軌、較為完備的核安全監管和核應急管理體系,核工業保持了良好的核安全記錄。中美核安保建設中心318日投入運行,成為全球規模最大、設備最齊全、設施最先進的核安保交流和培訓中心。中國原子能核科學研究院微堆在完成低濃化改造后,326日實現滿功率運行。我們已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商定今年首次在華開展國際事務保護咨詢服務,為核能事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是堅持協調發展不動搖。我們確立了核燃料閉式循環發展路線,提出了熱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統籌推進各領域協調發展,形成了完整自主的核燃料循環體系,產業水平和能力顯著提升,國內所需核燃料已實現自主制造,全線打通了核燃料后處理工程,掌握了三代壓水堆技術和具備四代特征的高溫氣冷堆技術,形成了制造大型核電機組主要設備的能力,建成了三座中低放射性廢物近地表處置廠,并正在開展高放射性廢物深地勢處置的選址工作。

 

  三是堅持創新發展不動搖。我們按照以我為主,自主創新的方針,通過政府和企業共同投入和支持,不斷加強基礎性、前沿性科學技術研究,完善重大核科研設施及試驗驗證能力,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取得了顯著成就。華龍一號、CAP1400、ACP100等就是這方面的范例。此外,我們在先進燃料組件、核聚變、核技術應用等領域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為核工業長遠發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四是堅持開放發展不動搖。我們高度重視核領域國際合作,中國政府與28個國家簽訂的核能和平利用的協定,加入公約及多邊協議17項,國家原子能機構與相關國家核行業主管部門及國際組織簽訂63份合作文件,并與俄羅斯、法國、美國、英國、韓國、歐盟等建立了定期雙邊會晤機制,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全方位合作交流格局。我們將繼續以確保安全和防擴散為前提,秉持安全高效發展的原則,不斷深化和拓展與有關國家及國際組織核工業全產業鏈的合作。

 

  五是堅持共享發展不動搖。中國有句古話,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當前中國擁有齊全配套的核燃料循環體系,自主設計開發了"華龍一號"ACP1400等第三代核電技術,建成了具有國際示范意義的國家核安保示范中心,形成了一批先進的核技術產品,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核科研設施,我們愿意與各國分享經驗,共同進步,為世界核能發展做出努力。

 

  太平洋核理事會主席米彌·林巴馳(Mimi Limbach)女士:

 

  核能非常有意義,大家在應對氣候變化的時候越來越體會到了這一點。我們看到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中美兩國的合作非常成功,他們和45個其他的國家簽署了氣候變化聯合聲明,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證明我們的各國如何團結在一起,來應對氣候挑戰、應對全球的挑戰。核能科技不僅僅可以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良方,另外還可以有很多的用途,包括像醫藥、農業、工業等等,而我們的核能合作在全球都在開展,而且是基于長期的各種協議和公約。

 

  太平洋核能理事會在過去40年中一直致力于在各國之間分享最佳實踐,我們第一屆太平洋核能峰會是在1976年召開的,成員來自15個國家,像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日本、印尼、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俄羅斯以及美國,拉美部分,包括阿根廷、智利和巴西,當然還有泰國、越南。現在我們有很多的工作組,在很多方面分享最佳實踐,包括公眾溝通、標準、放射性廢物管理、先進研究堆技術以及核安全和核監管,這些工作組的成員來自各個成員國。今年的大會也擴展了理事會的工作,這非常重要,今年我們有超過800位專家參加我們的大會,也有上千人會來參加我們的核工展,來了解核能的知識和核科技,這非常重要,所以歡迎大家來參加我們今天的大會。另外,感謝主辦方,中核集團、國家電投、中廣核、中核建,特別要感謝中國核學會作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來承辦一流的國際性會議,讓我們聚在一起。謝謝大家參會。期待著我們這一周能進行很好的討論。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2016年太平洋地區核能大會主席孫勤:

 

  當前,中國在建核電機組規模居世界首位,"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品牌參與國際核能建設,隨著中國核電"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核工展也成為展示中國核電、核燃料、核技術應用以及核儀器設備的重要窗口和平臺。

 

  在剛剛結束的第四屆核安全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強調加強國際核安全體系是核能事業健康發展的基本前提,更是推進全球安全治理、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完善世界秩序的重要環節,安全是核能發展的永恒主題。峰會雖然閉幕了,但新的征程才剛剛開始,剛才宣讀的李克強總理賀信要求,共同為人類和平利用核能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眾人拾柴火焰高,中國核工業界將在貫徹落實習主席、李總理指示的同時,加強與太平洋地區和世界各國多領域務實合作,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中核集團也愿同各國核工業企業一道攜手共進,促進核能事業安全、高效發展,為全球人民帶來更多的福祉。

 

  加拿大自然資源部國會秘書金·拉德(Kim Rudd)

 

  加拿大和中國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開展了核能合作,1994年我們就簽署了加中兩國的首份合作協議,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的一些合作,如坎杜反應堆就使兩個國家受益。我們的關系也在不斷的深化。

 

  整個世界對可持續發展更加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全世界希望共建低碳經濟,如果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要攜手合作。加拿大非常重視這次會議,我們派了一個很大的代表團來到中國。我們知道供應方在中國可以開拓他們的市場,共同建立新的反應堆,改善基礎設施,并且承擔起共同的責任,來開拓海外的第三方市場。同時,我們可以在坎杜反應堆基礎上共同發展一些小型堆。同時我們兩國非常愿意共同加強已有的加中的友好關系,而且盡我們所能推進這種關系,不僅在核能方面,還有在技術研發方面都會繼續合作。未來五年,加拿大想把對于清潔能源方面的投資翻一番,我們想推進我們的創新,促進全球走向低碳的未來。

 

  現在全世界團結起來共同應對氣候變化,這是我們一代人的挑戰,我們現在有一個新的體會,就是要不斷加深我們之間的合作,并且為未來創造清潔的就業崗位,并為全世界樹立榜樣,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因此,我們要更進一步緊密合作,政府之間要合作、企業之間要合作、監管機構要合作、實驗室也要合作,這樣的力量可以改變世界,并且讓世界更清潔、更光明、更繁榮,使全人類受益。加拿大非常愿意尋找機會,促進我們共同利益的發展。

 

  國際原子能機構核燃料循環與廢物處處長克里斯托弗·謝禮(Christophe Xerri)

 

  現在全球有400多個核能反應堆正在運行,而且很多國家正在新建核反應堆,同時現在很多國家在規劃和采取論證階段的工作來發展自己的核能未來。我們非常愿意參與這樣一個過程,希望未來進一步與中國建立良好關系,并且希望中國發揮領導作用。

 

  促進核電的發展,必須要安全,要加強核燃料循環?,F在這個問題已經不僅僅是投入商業化的問題,現在商業化的過程和安全的過程要并舉?,F在核電行業可以向世界展示,我們可以以安全的方式發展核電,并且降低成本,我們非常有信心能夠建立更好的反應堆。

 

  與此同時,除了主流核電技術以外,大家還呼吁要發展新的核能技術,比如像快堆的發展、希望更高效地利用核燃料。大家也非常有興趣發展一些小型的反應堆,還有中型的反應堆,這些小堆和中型反應堆可以非常好的融入到電網當中,這些已經提出了很好的解決方案。我們希望為未來行業和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讓它更安全、高效。同時我們希望在未來,通過我們的努力節能減排,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核能是非常重要的促進機制,每年可以減少20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減緩了全球變暖的情況。當然,可再生能源會發展,但是核能肯定還是一個國家能源方面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促進可持續發展、促進綠色發展,我們要有責任去促進核安全,并且促進工作的透明,并且進行創新,創造我們美好的未來。

 

  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張勤:

 

  中國科協積極支持中國核事業的發展,鼓勵核能科技創新,探索創新動力轉換有效途徑,為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貢獻中國核科技界的力量。

 

  隨著核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核電的迅速發展,公眾對核安全關注進一步增強。""無國界,福島核事故雖發生在日本,但其對全球核電發展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公眾對核能的接受問題成為全球核能發展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因此,核科技工作者在做好技術創新的同時還肩負著核科技知識傳播和公眾溝通的責任,使得核能創新與運用得到更多公眾的支持和理解。中國科協作為科技工作者之家,今年我們將"核安全科普"寫入年度科普工作要點中,我們愿意與大家加強合作,共同溝通探討這一難題,鼓勵中國的核相關企業、科研院所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探索創新公眾溝通方式,開展積極有效的公眾溝通,提高我國及全球公眾對核科技、核安全的認識與理解。

 

  中國科協是科技工作者群眾組織,自始至終把對外國際科技交流放在重要地位。在科技交流方面,中國科協始終倡導自由探索,鼓勵學術爭鳴,活躍學術氣氛,促進原始創新。學會在科技進步、產學研結合、協同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支持中國核學會,積極搭建國際性學術交流平臺,促進學術交流與碰撞,與國際核領域同仁共同攻關、協同創新、合作共贏,為促進世界科技和經濟發展貢獻力量。讓我們共同努力,使國際交流、合作、互動和友誼達到新的高度。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