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一號出口關鍵自主燃料組件完成首循環考驗
來源:中核網 發布日期:2016-02-02
核燃料組件是核反應堆的“心臟”,是核電“走出去”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和核心。1月28日,用于華龍一號核電站的CF3燃料組件在秦山第二核電廠2號機組完成第一燃料循環輻照考驗,開始從堆芯卸出。至此,該組件完成了首個燃料循環的堆內輻照考驗,這一里程碑節點的實現,對進一步推進燃料組件設計自主化、材料制造國產化具有重大意義。
目前,我國大部分壓水堆核電站使用的燃料組件是中外合作,引進設計和制造技術在國內制造的燃料組件。到目前為止,制造燃料組件所需的關鍵原材料(如燃料棒包殼管等)和零部件仍需從國外進口。因此,盡快研發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燃料組件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按照國際核燃料研發慣例,一種新型燃料組件在完成設計及制造之后,在批量用于核電站之前,需裝載入核電站反應堆進行輻照考驗,以驗證其綜合性能(輻照、腐蝕和力學性能)是否達到研發的預期目標。
中核運行是中核集團“壓水堆燃料元件設計制造技術”重點科技專項主要參研單位之一,主要承擔N36特征化燃料組件、CF2和CF3先導燃料組件在大型商用壓水堆核電站的入堆輻照考驗工作,包括輻照考驗方案、安全分析、核安全審評、運行監督、輻照后檢查等相關工作。(王爭艷 梁晨剛)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