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實驗室規模核燃料后處理熱試驗成功
來源:中核集團 發布日期:2015-10-29
10月25日,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核燃料后處理放化實驗設施首次熱試驗順利完成。首批輻照過的核燃料成功處理完畢,順利拿到鈾钚產品,為該流程下一步進入實際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次實驗室規模核燃料后處理熱試驗在國內尚屬首次。
我國實施“壓水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戰略,堅持閉式燃料循環技術路線。此次先進后處理工藝流程熱試驗成功驗證了原子能院自主研發的先進無鹽二循環流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對建設后處理廠,構建我國先進核能系統具有重大意義。
自9月1日,熱試驗啟動以來,原子能院核燃料后處理放化實驗設施運行累計時長420小時,工藝流程運行穩定,試驗關鍵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本次熱試驗是以核燃料元件棒為試驗對象,試驗過程包括元件剪切、元件溶解、鈾钚共去污分離、鈾純化循環和钚純化循環五個環節,試驗全程實現機械手遠距離操作,關鍵技術指標均達到工藝設計要求。熱試驗是后處理技術研發中最重要也最具挑戰性的環節,開展熱試驗之前,原子能院已開展了多輪冷鈾試驗和溫試驗。
先進無鹽二循環流程是原子能院歷經二十余年自主研發的后處理工藝流程,多項關鍵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研究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獲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二三等獎近10項。相比傳統的Purex流程,先進無鹽二循環流程以“經濟、安全、廢物最小化”為目標,通過“無鹽”技術的應用,簡化了工藝流程,減少了廢物量,提高了鈾钚分離系數,充分體現了保障核能可持續發展的先進理念。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