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核和中廣核合作開發的“華龍一號”落地福清,并出口巴基斯坦的同時,同為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由國家核電開發的CAP1400也緊隨其后,加快了落地開工的步伐。
“CAP1400的工程圖紙已經完成85%,關鍵設備已經開工制造,現場施工準備已經完全就緒,目前等待國務院的核準。”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簡稱“國家核電”)總經理王中堂在9月22日的“第五屆能源高層對話”作出如上表述。他表示,總體設計和驗證工作已于去年全部完成,現場具備隨時開工建設的條件。
此前,國家核電董事長王炳華透露,CAP1400計劃年內正式開工,同時,功率更大的CAP1700型號研發也已經啟動。
CAP1400是在引進美國西屋公司AP1000技術基礎上通過消化創新研發出的非能動壓水堆核電技術,也是中國大力向海外推廣的華龍一號之外另一項第三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技術,是我國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一。其示范電站位于山東威海市榮成石島灣,擬建設2臺CAP1400型壓水堆核電機組,單機容量140萬千瓦,設計壽命60年。
官方資料顯示,CAP1400開發及示范工程建設納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7年來,國家已投入60多億元,企業投入100多億元,國內150多家單位超過1.2萬名技術人員參與。
核電走出去背景下,國家核電將東南亞國家、南非、土耳其、英國、巴西等國家作為CAP1400的重點目標市場。
王中堂介紹,國家核電已向土耳其政府提交了廠址的項目開發報告,包含從廠址特征一直到核電廠設計、金融融資方案在內的全套解決方案。南非市場方面,已為其核能界培養了一大批解或掌握CAP1400技術的工程技術人員,目前正在進行南非核電項目的備戰工作,預計在今年年底前項目開標。
與此同時,作為世界上首個采用AP1000技術的依托項目,2004年7月即獲批的浙江三門核電站原計劃2013年底并網發電,但受福島核電泄露事故影響以及自身主泵問題,其一再推遲開工時間。
對于最新開工時間表,王中堂回應稱,AP1000核電機組正在嚴格按照計劃、質量、標準、要求順利推進,預計在明年年底前將投入運行。
王中堂承認,過去四年核電發展確實受到福島事故的影響,“各國政府在公眾的擔心和懼怕下,在核電的政策選擇上采取了穩妥的,或者是妥協的政策。”
但他也表示,各國政府對核電的態度正在轉向,正在制定積極的政策和措施支持核電發展。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顯示,到2020年,中國計劃核電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目前,中國在建核電機組26臺,裝機容量2850萬千瓦,在建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