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十五年里,無論從人類健康還是環境的角度,核能都被證明是所有能源中最安全和最有效的一種。總體而言,要產生一萬億度電,核電占用的土地、使用的鋼和混凝土最少,排放量最少,對人類產生的威脅也最小,其生命周期成本更是比其他任何能源都低。
美國共有 62 座核電站,運行了 99 個核反應堆。超過十萬兆瓦的裝機容量使得每年可以發電 8000 億千瓦時——占據美國總電量的五分之一。
那為什么又說核能不好呢?
顯然這種說法并不主流。一份今天發布的報告分析了核能對我國經濟的貢獻。由 Brattle 集團的經濟學家,馬克•伯格曼、迪恩•墨菲博士和斯蒂芬•拉戈斯先生共同撰寫的「核工業對美國經濟的貢獻」,報告顯示:核電站每年為美國 GDP 貢獻 600 億美元,工業總產值超過 1000 億美元。

此外,報告探討了核能帶來的其他經濟社會福利,尤其是在同煤和天然氣比較后,諸如:
•避免了每年 5.73 億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如果定價,價值 250 億美元)
•提供了 475,000 份全職工作
•核能參與的能源市場相較于無核能的市場,其電力零售價格下降了 6%。
•每年提供 100 億聯邦收入和 22 億國家稅收收入
•每年,核能避免 65 萬噸氮氧化物和百萬噸以上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而根據國家科學院估計,其價值約 84 億美元。
•核提供了超過三分之二的低碳能源,并且在美國過去的四十年中,成功阻止了 200 多億噸二氧化碳排向大氣中。
核電也是最不受氣候變化和災害性天氣事件影響的能源。
該報告受美國核事務(Nuclear Matters)委托,運用了兩個模型分析了核電的價值,一個是廣泛使用的美國經濟動態投入產出模型,由區域經濟模型公司開發而成,一種是美國電力領域的 Brattle 模型。通過鏈接模型,研究者們能夠衡量在有無核工業的兩種情況下核能源對于宏觀經濟的貢獻,提供最精確的描述。
這種方法明確扣除了任何可替代核能的能源的經濟價值,計算出了核工業的增量貢獻。
「在國家和州政府的能源政策討論中,核能的經濟和環境效益往往是被低估的,」合著者、兼 Brattle 集團的伯克曼說。
鑒于目前很多貿然關閉核電站的嘗試,這些數字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對于嘗試私人資本投資核電站也是一樣。
「減少碳排放是我國的首要任務之一,」兩黨核問題的前參議員埃文•貝赫(D-IN),聯合創始人,以及前參議員賈德•格雷格(R-NH)承認說。「而,在這個限制碳排放的世界,現有的核電站產生的無碳、可靠能源的數量如此驚人,卻沒有收到任何回饋。如果沒有核電,這將不可能達到我們的碳減排目標。」
幸運的是,美國人看待能源的的方式正在變得更為全面客觀。這不再僅僅是隔夜成本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