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電建設以一種超預期的方式加速推進。
15日,習近平就我國核工業創建6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核工業是高科技戰略產業,是國家安全重要基石,要堅持安全發展、創新發展,堅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業的核心競爭力。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作出批示指出,要全面提升核工業競爭優勢,推動核電裝備“走出去”,確保核安全萬無一失,把我國建成核工業強國。
“在核電重啟的窗口期,習李用一種遠超預期的方式為核電站臺,還有比這更牛逼的出場陣勢么?”華泰證券策略分析師徐彪提到。
他認為,推進核電發展,自上而下的決心毋庸置疑,APEC會議上中美之間達成協議2030碳排放見頂且非石化能源占比到20%,意味著核電新能源建設必須上臺階。他說:
如何落實?第一步是盛大出場儀式,60周年大會前后,習李齊出手。第二步是未來幾個月逐漸明朗的十三五規劃,大概率會超預期。(別再抱著每年6到8座的老黃歷刻舟求劍,醒醒!)第三步,大規模走出去。
核電大干快上背后的戰略是什么?
1,任何一個有抱負的大國,都會希望能源安全握在自己手里,都會希望在全球能源蛋糕中分一杯羹。自然稟賦決定石化能源與我們無緣,未來能讓我們在全球能源格局中占據高地的唯一出路是跨越式發展核能。
2,一個猜想,大國崛起離不開核武裝力量大發展,據某專家說軍民兩便的做法是發展快堆。也可以向日本學習,發展钚發電的同時,還能增加核武器原材料準備。日本目前采用钚發電,所產生的核廢料經過處理濃縮之后,可以用來制造核武器。
中國目前需要投入更多核電項目,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應對當下嚴重的大氣污染問題。“現在,為解決大氣污染和應對氣候變暖的問題,大力發展核電。” 原能源部部長黃毅誠曾表示。
按照《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的要求,在2015年前,中國在運核電裝機達到4000萬千瓦,在建1800萬千瓦;到2020年前,中國在運核電裝機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
《第一財經日報》援引多位國內核電企業內部人士表示,要想完成《規劃》的目標,2015將是中國核電項目投入建設的關鍵一年,中國需要在今年新建大約9臺核電機組。
國家能源局核電司司長劉寶華去年12月介紹,目前中國運行核電機組21臺,裝機容量1902萬千瓦,在建的核電機組有27臺,裝機容量2953萬千瓦,在世界上在建機組數排第一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