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中國核電信息網  >  國內核訊  > 中國核工業的“二次創業”

中國核工業的“二次創業”

來源:科技日報 發布日期:2015-01-20

    1983年6月1日,浙江海鹽杭州灣之濱,被轟鳴的機械聲打破了寧靜。此時此地,承載著期盼與希望的秦山核電站從藍圖走向了現實。
  這是中國核工業60年發展歷程中的重要轉折。從此,核不僅是構筑國防堅盾的武器,更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心劑”。核工業從此拉開了“二次創業”大幕,在新的發展道路上大步邁進。

  如今,我國核電技術從30萬千瓦到60萬千瓦,再到100萬千瓦,以三級跳的方式實現了一次次跨越,建成了完整核科技工業體系,并形成了與國際接軌、較為完整的核安全法規、核安全監管及核應急體系,確保和平利用核能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核電技術實現三級跳

  1991年12月15日,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秦山30萬千瓦核電站首次并網成功,填補了中國大陸和平利用核能領域的空白。中國成為世界上第7個能夠自行設計和建造核電站的國家。

  三年后,采用法國核電技術建造、單機容量為98.4萬千瓦的兩臺機組先后在廣東大亞灣投入運行。大亞灣核電站是我國大陸地區第二座核電站,為我國百萬千瓦級核電站自主化和國產化積累了經驗。

  1996年6月2日,我國自主設計建造、包括兩臺60萬千瓦壓水堆機組的浙江秦山二期核電站開工。它與30萬千瓦的秦山一期相比絕非增加容量那么簡單,而意味著一系列嚴峻的技術挑戰。在核工業人不懈努力下,兩臺機組分別于2002年、2004年投入商業運行,標志著我國首座自主設計建造的大型商用核電站全面建成。

  在此基礎上,中國向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機組發起了挑戰。2008年12月,秦山核電站的擴建工程——包括兩臺百萬千瓦機組的方家山核電站投入建設。今年1月12日,該工程2號機組成功并網發電。至此,秦山核電基地現有9臺機組全部投產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654.6萬千瓦,年發電量約500億度。

  在不斷攻克壓水堆核電難關的同時,核工業人也把目光投向了重水堆核電技術。1998年6月8日,采用加拿大坎杜-6核電技術、包括兩臺72.8萬千瓦機組的我國首座重水堆核電站——秦山三期核電站開工。

  重水堆是指用重水取代普通水作慢化劑和冷卻劑,它能以天然鈾或者回收鈾作為燃料。秦山第三核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振華介紹,壓水堆用完的乏燃料還需要進行后處理,重水堆則可以把壓水堆用完的乏燃料再用一次,將資源利用率提高20%以上。同時,重水堆可以生產大量的同位素鈷-60,可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80%。鈷-60是伽馬刀的放射源,常用于癌和腫瘤的放射治療。除了醫學,放射性同位素和輻射技術也在工業、農業、食品加工、公共安全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

  近年來,我國核電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創新——凝聚著核工業人智慧與心血的“華龍一號”,是我國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品牌;鈉冷快中子反應堆于2014年底實現滿功率運行,標志著我國快堆技術取得實質性突破,緊跟國際第四代核電技術的發展潮流。

  國防科工局系統工程司司長、國家原子能機構秘書長劉永德介紹,截至2014年底,我國大陸在運行核電機組共22臺,總裝機容量2010萬千瓦;在建機組26臺,規模2800萬千瓦。按照規劃,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規模將達到在運行5800萬千瓦、再建3000萬千瓦,核電占到全國發電總量的13%左右。

  核工業不斷取得創新性成果

  無論是原子彈爆炸、核潛艇下水、核電站并網發電,都離不開核工業最基本的原料——鈾。

  1958年,來自全國各地的2500多名職工匯聚到京廣鐵路線上一個不起眼的小站,在一片連綿起伏的山脈中,打下了中國第一個鈾礦井。

  鈾是少有的核燃料之一。自然界中,平均每噸地殼物質中含有2.5克鈾,儲量比金、銀等元素還高。然而它在各種巖石中的含量很不均勻,且總是以化合狀態存在,提取的難度非常大。

  1963年11月,凝結著礦區工人汗水與心血的第一批鈾礦石,從許家洞運往衡陽鈾水冶廠,通過水冶工藝,對鈾礦石進行提煉和純化。

  如今,位于科爾沁草原的中核通遼鈾礦基地,卻看不到下井的工人、轟鳴的設備和飛揚的塵土碎石,新的開采工藝使基地里呈現出不同景象。

  中核集團鈾礦采冶首席專家蘇學斌介紹,目前所用的是原地浸出采鈾工藝,把二氧化碳、氧氣與地下水混合形成一種浸出液;用機械鉆孔把浸出液注到地下與鈾礦物進行化學反應,生成一種含有鈾的溶液;再用管道把這種溶液送到處理車間,通過一系列化學和物理過程,生成重鈾酸鈉,也就是核工業最初端的一種產品。“除了美國,我國是第二個掌握這種先進工藝的國家。”他說。

  除了開采提煉,用于核燃料的鈾還需經歷關鍵的一步,即鈾濃縮。1964年1月14日,我國第一瓶高濃縮鈾產品問世,為原子彈的制造提供了最基本的條件。這瓶產品被科研人員稱做“共和國的第一個寶貝兒子”。

  數十年來,我國鈾濃縮技術不斷實現突破。2012年12月中核集團宣布,核工業關鍵技術——鈾濃縮離心技術已成功投入工業生產,我國由此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自主掌握這一核心技術,并實現工業化應用的國家之一。

  2014年7月10日,由宜賓中核建中生產的四組銀色組件插入秦山第二核電廠2號機組反應堆,這種型號為CF3的組件,是當前我國自主研制的最先進的核燃料元件。目前我國已形成宜賓、包頭南北兩大核燃料元件生產基地,可為各類核電站及科研提供安全可靠的核燃料組件。

  從鈾礦的勘探、采冶、鈾濃縮,到核燃料元件制造,以及乏燃料處理、高放射性廢液處置、高濃縮鈾的低濃化改造……中國核工業不斷取得創新性成果。國防科工局局長、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許達哲表示,我國已建立起包括鈾礦地質勘探、鈾礦采冶、鈾純化轉化、鈾濃縮、元件制造、核電、乏燃料后處理、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等環節的完整核科技工業體系。

  核應急水平能應對一切核事故

  2011年3月11日,海嘯造成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引發了許多人對核電安全的憂慮。

  國防科工局核應急安全司司長、國家核事故應急辦公室副主任姚斌表示,我國核應急水平世界領先,有能力應對一切核事故。

  所謂核應急,絕非亡羊補牢,其根本任務是在抓好核電站運行安全管理的同時,在核應急組織建設、預案制訂、技術儲備、救援隊伍建設、應急物資裝備建設、演習演練、科普宣教等方面進行周密安排。數十年來我國在核事業發展中保持著良好的安全記錄,正是源于日臻完善的核應急機制。

  姚斌說,按照“縱深防御”的理念,我國核電廠從保證設計、建造質量,嚴格執行運行規范并及時監測糾正,自動啟用安保系統,啟動事故處理規程,到啟動應急體系,共設置了五道防線。根據核事故性質、嚴重程度及輻射后果影響范圍,我國將按應急待命、廠房應急、場區應急、場外應急的分類,開展四個級別的響應行動。倘若事故發生,將采取事故緩解與控制、輻射監測和后果評價、人員放射性照射防護、去污洗消和醫療救治等九方面措施。從防患未然到快速響應、合理應對,以最大程度保護公眾和環境,維護國家安全。

  福島核事故后,我國采取了一系列改進措施,進一步強化核電站安全。

  而2014年6月在莫斯科國際核工業展上亮相的“華龍一號”,更是充分地吸收了福島核事故的經驗反饋,在構筑核電的縱深防御體系方面下足了工夫。“華龍一號”提出了“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設計理念,采用堆腔注水冷卻、安全殼冷卻、余熱排出三大安全聯動系統,確保極端事故下反應堆的安全。

  (科技日報北京1月16日電)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