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國務院去年拋出4萬億元重磅經濟刺激計劃之后,國內的核電投資市場利好不斷。而對于中國核電的起源地——海鹽縣秦山鎮而言,更大的利好則來自于秦山一期擴建工程——方家山核電項目的80%的國產化率。這不僅意味著建設所需的大部分材料需在國內采購,更意味著核相關產業將在國內迅猛發展。隨著國內第一個核電配套產業園區的漸成氣候,海鹽正打開一扇既熟悉又陌生的核電關聯產業大門。
“過去雖然秦山核電近在眼前,但與當地產業往來不多,政府與之的關系主要是服務核電,但今后我們更應依托核電。”秦山鎮黨委書記金愛明一語道出了政府對核電理解的變化。從“服務”到“依托”,體現的是海鹽人對核電產業截然不同的態度:以往基于大眾對核電的不理解,海鹽招商“諱談核電”,如今卻是盯牢核電圈內人,叫響核電。
目前,秦山鎮已規劃了5平方公里核電工業園區,這也是國內第一家專門與核電配套的產業園區。該園區一方面是為核電配套的工業產業,另一方面是為核電所配套的服務性的生活設施等,目前已有2所核關聯名院和9家企業入駐,其中已投產的5家企業總產值在3億元左右。
浙江博凡動力裝備有限公司于2004年落戶園區,該公司專門為核電建設生產管材。該公司副總經理戴平告訴記者,去年,公司總產值已經達到5000萬元,其中,僅秦山核電站就提供了1000多萬元的生產訂單。今年公司還將擴大生產規模,產值有望翻番。
除了諸如“博凡動力”之類的民營企業,與更多央企的對接讓該園區從一開始就占據了某種制高點。就在一周前,中國核工業集團總公司屬下的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秦山項目舉行了簽約儀式。
相比于央企與外來落戶企業,當地企業更關注的是非核級關聯產品在此背景下的市場機遇。“圣翔五金”是秦山鎮一家普通的緊固件企業,2008年開始轉向非核級產品——核電橋架的生產,目前生產形勢良好。這對于一直深陷“反傾銷泥潭”的海鹽支柱產業——緊固件業而言,似乎有了一種“思路一換天地寬”的示范效應。據悉,目前海鹽已有4家企業的產品通過了秦山核電站的非核級考評。
據海鹽縣有關負責人預計,通過抓重點項目的落實,鼓勵民營企業與核電對接,未來三五年內,海鹽核電關聯產業有望成為海鹽的第二大工業支柱,僅次于目前占該縣工業經濟總量八分之一份額的緊固件產業。
近期正在北京落實與央企對接事宜的海鹽縣副縣長孫雄偉對此信心很足,他告訴記者,海鹽發展核電關聯產業有三方面優勢。一是品牌優勢,海鹽是中國核電的發源地;二是區位優勢,地處長三角中心,產業配套能力強;三是人脈優勢,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海鹽已成為中國核電人才的搖籃。這些是構成支撐海鹽核電關聯產業發展有形或無形的資源。
海鹽的思路與中核集團對秦山核電的“拳頭”定位不謀而合。
據了解,方家山核電項目建成后,秦山核電站的總裝機容量將達到630萬千瓦,成為我國裝機容量最大、反應堆堆型最豐富、核電國產化程度最高、核電機組投資比最具經濟優勢的核電基地,也是我國重要的核電創新基地、能源基地、示范基地、人才基地、文化基地和核科普基地。
海鹽將此作為自身產業經濟轉型升級的一次難得機遇。為進一步與秦山核電站對接,該縣于去年上半年成立了“核電關聯產業辦公室”。秦山核電站方面也做出了積極的回應姿態,成立了專門的辦事機構,與該辦公室呼應。目前,雙方正在為共同打造“中國核電城”而奔走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