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連云港日報 發布日期:2014-08-21
如果翻開連云港開放的歷史畫卷,田灣核電站一定是個繞不開的話題。作為中俄經貿合作的大手筆力作,田灣核電站是連云港歷史上承接的最大的中外科技貿易項目。一直到今天,這個記錄依舊沒有被打破。
建設中的核電機組鳥瞰
中俄核電總合同簽字儀式 一個不得不提的中外合作項目
“中俄田灣核電站項目一波三折”,一位曾經參與田灣核電項目決策的老領導回憶。
1986年,蘇聯發生了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引發了全球能源界的地震,人們對核電站的安全性產生了懷疑。這個事件后,蘇聯核電的名聲在全球能源界全線下滑。
1990年4月23日,首都北京。春天的氣息剛剛來到這個古老的城市,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坐上了前往莫斯科的飛機,這是繼1964年周恩來總理訪蘇以來中國總理首次訪蘇。4月24日,在李鵬總理和時任蘇聯總理雷日科夫的見證下,時任國家外經貿部部長李嵐清與蘇方簽訂了《蘇聯向中國政府提供政府貸款和合作建設核電站的協議》。這就是中國引進田灣核電站的最初動議。
好事多磨。1991年12月25日,蘇聯宣布解體。中蘇核電合作項目暫停。時任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在會見到訪的中國領導人時,再次提出共建核電站的設想。當時的俄羅斯核工業出現了產能過剩,涉核的設計院和科研院所幾乎停擺,運營資金緊張,許多核工業生產線被迫停運,核科技人才流失嚴重。為此,俄羅斯急需要通過國際市場,出口核材料、核設備和核技術,運轉國家核工業巨輪。俄羅斯的好朋友中國成為當時他們最佳的選擇之一。
早在20世紀八十年代,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就曾經派當時的國家計委負責能源的副主任黃毅誠率團,專門考察了俄羅斯核電站,并向國務院提交了詳細報告。經過對俄羅斯核電技術水平及其多年運行情況跟蹤并詳細調查研究后,黨中央、國務院才做出了與俄方合作建設核電站的決定。
1992年12月18日,葉利欽總統首次訪華期間,時任俄羅斯副總理紹辛與時任中國能源部部長黃毅誠簽訂了《中俄合作在中國建造兩臺100萬千瓦級核電機組的政府間協議》。該協議的簽訂,標志著中俄雙方開始啟動核電領域合作。而協議規定的內容就是后來田灣核電站建設的內容。
田灣核電站一期工程的成功建設,不僅達成了兩國政府和領導人的期望,對推動中俄兩國的友誼與合作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也成為兩國經濟合作的成功范例。兩國領導人在多次會晤中都充分肯定了在田灣核電項目的合作成果,并在隨后的若干年繼續增進合作。如今,中俄合作建設的田灣核電站二期工程已于2012年12月27日澆灌第一罐混凝土。
核電站選址選擇連云港
據早期參與該項目的一些老同志回憶,田灣核電站最初的選址是遼寧省。然而經過綜合考慮,國務院最終確定中俄合作建設的第一座核電站定址江蘇連云港。
中俄第一個核電站項目最初廠址定在遼寧省瓦房店市溫坨子(即現今的遼寧紅沿河核電站廠址)。1995年6月,國務院派遣以國家計委副主任葉青為團長,電力部部長史大楨、遼寧省常務副省長肖作福、中國核工業總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陳肇博為副團長的大型代表團訪問俄羅斯,調研并與俄政府商談合作建造核電站事宜。
1996年,中國和俄羅斯的核電站項目正式啟動。當年元月,成立了遼寧核電籌備處。
東北是中國重要的產煤基地,且臨近內蒙古等產煤區域。因此,東北一直是國內重要的火力發電基地。而核電必須將基本負荷發滿才能體現其資源價值,實現其經濟效益。因此,有專家認為,核電應該放到資源相對缺乏、經濟發展比較快、電力能源需求旺盛的省份。
最終,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決定調整核電站廠址。新的問題又擺在了中國核電人的面前,這個在遼寧做的初步可行性研究的百萬千瓦的壓水堆核電站,換到其他廠址上,其技術是否還可行?國家計委組織相關專家進行充分論證,最終專家組給出肯定的答復:俄羅斯VVER型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在遼寧可以建,在其他符合核電建設的廠址也可以建。
專家的論證結論讓大家放了心。國家計委則開始在全國征集廠址,當時響應最積極的是山東和江蘇,分別由省委、省政府向國務院進行了書面報告。時任江蘇省委主要領導直接打電話給李鵬總理,爭取這個項目落戶江蘇,并保證將給予該項目最大的支持。最終國務院根據電力需求、廠址情況和電價的承受能力等情況選擇定址江蘇連云港。
1996年年底,江蘇核電籌備處成立。沒想到的是,這個選址的變動讓俄羅斯核電站項目負責人有了想法,他打電話給時任核工業部常務副部長陳肇博:遼寧的項目談了好幾年,怎么變了。選址變化會不會影響工期。陳肇博非常肯定地告訴俄方負責人:“廠址調整不僅不會影響工期,只會加快推進,你們放心?!?/P>
當年12月,俄方專家基本認可了江蘇連云港核電廠址。至此,連云港成為中俄第一個核電項目的承建城市。
1997年年底,中俄雙方簽訂了合作建設核電站協議,位于江蘇連云港的田灣核電項目完成談判,正式塵埃落定。
“爺爺帶著孫子”管監造
據江蘇核電有限公司駐歐設備采購監造隊負責人姜百文回憶,因為田灣核電站是中俄合作的第一個核電項目,設計和設備的質量安全問題成為這個中外合作項目最大的事情。
1999年10月20日上午,連云港市連云區高公鄉田灣核電站現場彩旗飄揚,歡聲笑語。當時我國單機容量最大的核電站———江蘇田灣核電站開工儀式在這里隆重舉行。隨著田灣核電站進入施工階段,設備制造質量和供貨運輸成為工程最重要的事情。
在田灣核電站一期工程建設階段,俄羅斯恰逢經濟大蕭條期,核工業人才流失嚴重。如何讓一個處于停滯狀態的工廠制造出高精尖的核電設備呢?經過多輪磋商,田灣核電站決定聘用并派出以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專家為主要成員的田灣駐俄羅斯設備監造隊。
1999年莫斯科,一支由最大年齡70多歲、最小年齡40多歲的老專家組成的中國核電技術團隊坐上了前往西伯利亞的火車。為了配合這些老專家工作,田灣還專門安排了一批大學生幫助他們進行現場實施監理。中核田灣人將這種工作隊稱為“爺爺帶著孫子干”工作隊。在田灣核電站一期工程建設中,這種工作法被廣泛地運用到多個地方。
西伯利亞是俄羅斯氣候條件比較惡劣的地方。冬天的西伯利亞溫度通常都是零下40多攝氏度,人站在室外,很快就會被凍僵?!岸66!?,清晨2點,監造隊突然接到電話,環吊梁某個監督點即將焊接。聽到這個消息,監造隊的負責人急忙穿上厚厚的衣服,趕往設備生產現場。
在俄羅斯,監造隊主要的任務就是監造設備材料采購、鑄造和成品檢驗。為了保障工作,他們每天都要“嚴盯緊逼”地盯在現場,監造隊的老同志們不管白天黑夜、冬寒夏暑都隨時保持敬業勤謹的初始狀態。
當監造隊成員乘車來到千米之外的車間時,車間內一片熱鬧景象。俄羅斯的技術人員和工人們正在揮舞著各種工具,安裝設備。披著雪衣的中國人在車間門口抖了抖身上的積雪,迅速地進入到車間監造點崗位,開始工作。俄羅斯的工人被這群冬日里依舊紅紅火火的老顧問們給征服了,直夸中國的專家敬業,值得他們學習。
一期工程正式投入商運
“先不要追究責任,先把事情解決?!苯K核電有限公司工程建設一處土建科科長付名軍回憶起當初工程建設時的一些場景對這句話記憶猶新。
核電站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任何的缺陷都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在整個田灣核電站工程建設過程中,安全成為所有人腦海中最緊繃的一根弦。
2006年春天,連云港云臺山上的鮮花綻放在枝頭。一陣風過,花隨風動,一片小小的桃花瓣飄到了田灣核電站?,F場的工作人員無意欣賞風景,因為他們都在埋頭抓緊手頭的工作,希望早日實現田灣核電站一期工程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因為是商運前攻堅克難的最后一個年頭,整個田灣核電站的安全巡查進入到高度緊張階段。在一次巡檢的過程中,巡檢人員發現2號機組34米蓋板上出現了一些頭發絲細度的小裂紋。
在當天的碰頭會上,付名軍就收到了問題查找通知書。巡檢人員認為,這些細如發絲的裂紋會因為時間的關系,導致一些微塵進入到核電站機組平臺內,產生核廢料。付名軍則認為,蓋板的施工嚴格按照俄方設計圖紙和施工要求執行的,小裂紋產生并不是施工問題。
一時間,雙方爭執不下。這場關于小裂縫的“官司”一直打到A7指揮部負責人面前。聽到雙方的申訴理由,該負責人說:“現在不是討論誰對誰錯的時候,我們來到這里,是要把問題解決掉的,現在最重要的是這個問題該怎么解決?”
話音剛落,打“官司”的雙方都不說話了。因為工期緊張而浮躁的心也平靜下來了。當天下午,所有涉及裂縫問題的處室舉行了聯合會議,認真分析裂紋出現的原因和解決的辦法。幾天后,裂紋的問題妥善解決了,質量得到了保證,工期得到了保障。
在田灣核電站一期工程建設中,這樣的例子很多。中核田灣人認為解決問題是最重要的事情,所有人都抱著解決問題的心態在工作。
2007年5月17日20時17分,田灣核電站1號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同年8月16日零時15分,田灣核電站2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這標志著田灣核電站一期工程全面投入商業運行。當天晚上,包括中外專家在內的所有中核田灣人都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艱難的二期工程談判
“田灣核電站二期工程的談判非常艱難,我們一直到正式簽約前,才談妥最后的合同邊界?!?江蘇核電有限公司工程合同一處處長張建新告訴記者。
在田灣核電站一期工程建成投產后,田灣核電站二期工程3、4號機組的建設就提上了田灣核電基地持續發展議程,中俄雙方有意在2010年完成二期擴建工程合同簽約。
2010年3月,中俄雙方開始就田灣核電站二期工程合同的責任邊界進行談判。3月的港城大地春意還沒有來臨,一個龐大的俄羅斯核電代表團來到田灣現場,就即將簽約的田灣核電站二期工程3、4號機組工程合作進行談判。俄方提出,某些設備調試、設備伴隨服務等應該由中方承擔。田灣談判專家則表示,根據一期工程合同規定,這些設備的調試任務應該由俄方承擔。圍繞責任邊界,雙方“引經據典”,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晚上6時,一份份熱騰騰的餃子端到會議室。服務員推開門的時候,發現現場中俄雙方的談判專家都劍拔弩張,絲毫不讓。當大家準備吃完餃子再戰的時候,中俄雙方的代表都接到電話,到北京繼續談判。
當天晚上,張建新等中方合同談判團隊同俄羅斯專家一起坐上了前往北京的飛機。第二天,這場歷時多年的談判在北京開始了,而這距離中俄雙方政府約定的簽約時間還有3天。
3月的北京,天氣依舊有些寒冷。田灣核電站二期工程談判現場的氣氛卻火藥味十足。最后,雙方圍繞俄方在安全評審中的技術支持邊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俄方代表提出只提供規定次數的安全評審答復。中方代表不同意,張建新等人說,安全評審是個系統工程,設計和設備主要供方的俄方對此更加熟悉,不能單純地用次數來約定回答問題的責任。
30多個小時,中俄談判專家激烈交鋒,寸土不讓。當最后一個協議條款談成后,整個談判團的成員都已經精疲力竭了。俄方談判組的秘書因為超負荷工作心臟病發作,送進了醫院,而中方翻譯已經忘記自己說過的話,只是記得自己機械地翻譯著雙方講話。
2010年3月23日,中俄雙方完成了框架協議的草簽,9月完成了技術設計協議簽約,11月完成了總合同簽約。2012年4月,在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期間,中俄兩國簽訂了《關于在中國合作建設田灣核電站3、4號機組的議定書》。2012年12月27日,中俄繼續深化能源合作的田灣核電站二期工程正式開工。目前,田灣核電站二期工程正在穩步有序建設中。
“負接口”管理 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負接口’管理讓不可能變成了可能?!苯K核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劉兆華說。
在核電站工作的人們都知道這樣一句話:無縫銜接。這句話主要是針對電站大修工作銜接的,是工作效率的一種體現。然而,經過總結分析近幾年的大量工作,中核田灣人發現大修上下游工作接口上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就像4×100米接力比賽,第一棒選手啟動時,第二、三、四棒選手就已經開始了相應的準備。
經過充分的調研論證,在2012年4月23日的田灣核電站2號機組第五次換料大修動員會上,江蘇核電有限公司正式發布大修關鍵路徑“負接口”管理理念,主要強調“提前搭接、關口前移”,上游工作負責人在工作結束前3小時通知下游工作負責人,下游工作負責人提前2個小時到達現場,下游工作組全體成員提前1小時到達現場,做到決不讓工作等人。
該方法在田灣核電站后續的大修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縮短了大修關鍵路徑的工作時間。其中,2013年2號機組第六次換料大修歷時29.1天,打破了VVER-1000型核電機組年度大修工期最短世界紀錄,真的做到了讓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好的思路很快得到了推廣,在田灣現場,“負接口”管理理念已經在很多領域開花結果,“負接口”儼然成為一種工作習慣,融入每一位中核田灣人的血液之中。
在田灣核電站二期工程項目核準工作中,中核田灣人堅決執行“寧愿人等文件,也決不能出現文件等人”的工作方式。這樣一來,每項工作的銜接時間得到大大節省,似乎一下子把原來的每天24個小時變成了25個小時甚至更多。田灣核電站二期工程成為國務院決定重啟核電后審議核準的第一個新建核電項目,“負接口”管理又一次讓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展望未來,田灣核電將建成世界一流核電基地,培育一流員工隊伍,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核電企業,成為世界大型核能源基地!”談及田灣核電站的光輝前景,江蘇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魏國良信心滿懷。他表示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按照規劃建設八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的田灣核電基地必將榮耀地屹立在黃海之濱的連云港云臺山下,也必將會為促進江蘇省和連云港市的經濟騰飛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
©2006-2028 中國核電信息網 版權所有   服務郵箱:chinahedian@163.com   電話: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