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首條核電送出輸電線路有望6月底投產
來源:人民網 發布日期:2014-03-27
3月25日,記者從防城港核電廠至海港500千伏Ⅰ、Ⅱ回線路工程項目部獲悉,作為中國西部第一座核電站——廣西防城港核電站的電能輸出工程,防城港核電廠500千伏送出工程共新建兩條雙回線路。目前首條核電廠送出輸電線路——核電廠至500千伏海港變電站Ⅱ回線路已進入組塔防線階段,預計6月底投產運營。
據介紹,防城港核電廠500千伏送出工程共新建兩條雙回線路,分別是核電廠至海港變電站、核電廠至邕州變電站兩條雙回線路,線路總長350公里,工程總投資約8.64億元。工程自2013年3月開工建設以來,施工人員克服沿海氣候復雜多變以及青苗賠償導致施工受阻等不利因素影響,合理安排工期,督促加強施工管理,采用新工藝、新技術縮短施工周期。
“今年開年以來,我們的施工隊伍人數從200人增加到400人,現在組塔、澆筑、防線3個工序同時進行,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我們將組織施工人員進行加班加點施工,確保工程在6月30日前竣工投運。”建設施工方——防城港核電送出工程項目部辦公室主任藍波介紹,核電站至海港變電站Ⅱ回線路需要新建桿塔67基,目前已經完成基礎澆筑56基,鐵塔組立26基。
“如果說核電站是生產電能的廠家,輸電線路就是輸送電能的管道,核電站至海港變電站的輸電線路投運后將大大提高電網輸送容量,增強電網結構,為廣西電力需求市場提供電力保障。”防城港供電局基建部主任裴成軍向記者介紹,有了暢通的輸電通道,核電廠發出的電就能源源不斷地注入廣西城市鄉村的血脈,為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電力支撐。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廣西能源建設取得了較快發展,但能源短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廣西發改委的一份報告顯示,經初步估算,到2015年,廣西電力缺口將達到908.6至1463萬千瓦,“十二五”期間需安排1500萬千瓦以上裝機容量才能滿足廣西電網電力負荷發展的需要。對于一次能源匱乏的廣西來說,充足的電力供應是支撐其未來發展的基礎,但目前廣西的主要能源幾乎全靠區外供應,能源供應對外依賴程度高。紅水河水電雖然比較豐富,但到“十一五”末期水電開發已基本上飽和,要滿足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對電力的需求,必須轉變增長方式,采取能源供應多元化戰略,建立安全、可靠、穩定、經濟的能源保障體系。根據規劃,至2020年廣西核電開發總規模1800萬千瓦,投產總規模1200萬千瓦。
建設中的廣西防城港核電站是中國西部第一座核電站,位于廣西防城港市港口區光坡鎮紅沙澫。項目于2010年7月30日正式動工,規劃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其中,一期工程總投資約260億元,首臺機組預計于2015年建成投入商業運行。一期工程建設期間,該項目預計可帶動全社會相關行業總產出增長約778億元,建成后每年可為廣西提供150億千瓦時安全、清潔、經濟的電力,與同等規模燃煤電站相比,每年可減少電煤消耗6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482萬噸、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約13.64萬噸,環保效益相當于新增了9.82萬公頃森林,不但有力促進廣西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也將對實現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北部灣經濟區電力供應發揮積極作用。(完)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