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4年3月24日,中國廣核電力股份公司成立。”昨日,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總經濟師岳林康在微博上透露。
中國廣核電力股份公司的成立是為了什么?它的主營業務又是什么?
《第一財經日報》昨日從有關權威渠道獲悉,該公司的成立主要是為了上市,系其上市平臺;而其主要任務,則是負責核電站的運營。
中廣核打算上市的消息早已有了跡象。香港媒體在2012年7月報道稱,中廣核副總經理兼總會計師施兵在香港出席旗下子公司美亞電力有限公司債券路演推介會時稱,中廣核計劃今年以A+H形式,在內地及香港兩地上市。中廣核將通過上市的渠道獲得融資規模約為20億美元的融資。
中廣核在上市途中的快馬加鞭,似乎進一步刺激了中國核工業集團(下稱“中核”)的上市欲望。中核董事長孫勤在剛剛過去的全國“兩會”期間對外表示,中核打算在年內完成首次公開募股(IPO),融資目標為100億~200億元。
孫勤稱,中核計劃將旗下核電優良資產實現上市,目前正在積極推進過程中,相關融資方案已提交證監會。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了解,2012年8月17日,中國核電首次公開募股已通過環保部的環保核查。中國核電也曾在2012年表示,計劃在上海進行首次公開募股,所籌資金將為總投資人民幣1735億元的五個項目提供資金。
也是在這一年的8月1日,環保部公布它在給中國證監會的相關函件中說,中核電下屬7家生產企業經核查未發現違反國家核安全法律法規的情況,未發現違反國家環保法律法規的情況,也未發現不適于為其出具上市環保合規證明文件的行為。這也是環保部首次對核電上市項目進行環保核查。
該函件還稱,中國核電在建核電機組質量處于受控狀態,在役機組安全穩定運行。上述7家被列入環保核查范圍的企業包括:秦山核電有限公司、核電秦山聯營有限公司、秦山第三核電有限公司、江蘇核電有限公司、三門核電有限公司、福建福清核電有限公司和海南核電有限公司。
現在,隨著2011年3月日本發生福島核電事故的陰影逐漸被稀釋,目前中國的種種跡象似乎表明,核電的利好時刻已經到來。自去年以來,中央和國家核電主管部門多次在一些重要會議和相關文件上明確,中國要“安全高效發展核電”。
對此,一些人則表現得異常著急。他們認為,中國目前的核電發展速度實在太慢了。也是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名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呼吁,中國盡快重啟核電。
最近的一個利好消息是,據中廣核官網的最新消息稱,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17日到寧德核電項目調研時說:“國家大力發展核電的決心是堅定的,核電在未來國家經濟發展、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碳排放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與此同時,中央還鼓勵國內核電“走出去”。按照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預計,未來10年,除中國外全球約有60至70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開工建設。而根據一個100萬千瓦機組目前國內約150億元人民幣的造價測算,國際核電市場空間將高達1萬億元人民幣。
孫勤此前表示,中東歐、東南亞、西亞、非洲等核電新興市場將是中國核企開發的重點。
資金是核電實現出海的一個重要因素。有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中國核電要實現出口,除了技術和裝備過硬以外,還需要強大的資金做后盾。因此,核電公司都希望借助上市的渠道來獲得更多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