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中國核電信息網  >  國內核訊  > 核電發展:陽光環境少不得

核電發展:陽光環境少不得

來源:中國能源報-朱學蕊 發布日期:2014-02-19

      信息公開、科普教育、公眾接受,核電健康發展似乎越來越離不開透明一詞,而行業本身也在探索更有效的途徑為核電營造更加陽光的環境。

      今年伊始,中廣核集團召開年度新聞發布會向外界通報其六個核電基地2013年的安全生產、建設及經營等情況;中核集團及時組織專家就網絡上的“核霧霾”說法予以回應和說明。企業的主動意識和外界的反應正說明,關起門來搞發展會舉步維艱,但光打開窗戶也不夠,要發展就要全方位的公開透明,既要告知更要溝通,既要“走出去”更要“請進來”。

      核工業長期封閉,多年幾乎不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福島事故后,這種狀況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更是凸顯。內陸核電遲遲不能落地,涉核項目被迫取消等案例足以說明,公眾接受是目前影響核電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眼下關于核能、核電、核安全等與核有關的信息,已經不是要不要公開透明的問題,而是必須緊追慢趕地補償,補上公眾認知中空白的核印象。

      然而,印象的建立是一個受眾對信息理解與存儲的過程,要通過一定的方式方法使公眾完成選擇性接觸、理解和記憶,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探索,更需要積累和推廣經驗。

      在核電信息的雙向傳播中,反饋和互動機制至關重要,筆者認為這種傳播中的認知障礙無非三種:傳播方信息表達不清、渠道不通暢、受傳者接收和解讀有誤。也就是這一端的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所傳達的信息是否通俗易懂,便于受眾解讀;中間的傳播渠道是否使用了傳播范圍廣、效果好、受眾容易接觸到的大眾媒體;此外,另一端的受眾是否及時接收到信息并可以作出準確解讀和客觀的認知,然后反饋給傳播端。最后一個重要環節,政府部門和企業是否對傳播效果做出真實客觀的評價。

      目前核電企業除了官網發布、展覽、發放手冊、講座等傳統傳播方式外,已嘗試了使用新媒體,如微博、微信,尤其是組織微旅游請公眾走進核電站體驗核安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中核集團最新的一則消息顯示,負責徐大堡核電項目的遼寧核電通過開展科普“十進”活動,使葫蘆島282萬人民認識了解核電,公眾接受率從2010年全面開展溝通工作前的60.9%上升到2013年的97.5%。

      全方位的透明,需要企業和政府的主動告知,更需要受眾的積極參與和互動。只有了解公眾的訴求,才能有的放矢并打消對核電及核安全的疑慮。很多食品企業做電視廣告時很喜歡強調“放心”,但是空口無憑,只有耳聞不能眼見,不足以讓消費者吃下定心丸,所以廣告就盡可能地公開其生產現場,讓消費者進行參與式的體驗以確定食品的品質過關。培養公眾的核電信心其實是一個道理,與其企業自己說,讓專家說,不如讓公眾自己看自己說。

      鄰國日本近期的一項舉動也有啟發意義。據日本媒體報道,雖然東電和日本政府通過記者會及官網主頁公布了福島第一核電站諸多詳細信息,但民眾反映專業術語過多,很多人不清楚想了解的信息在何處。日本政府為此將設置評議會,探討面向普通民眾公布信息的理想方法。對核電這項涉及公眾利益的能源項目而言,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在核電相關政策的制定、核電項目選址、建設等方面廣泛聽取公眾的建議和意見,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提高決策透明度早已是社會共識。

      打開多扇窗,開啟多扇門,核電安全高效發展需要更多的陽光和認同。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