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人民網 發布日期:2008-12-17
12月16日,我國第一次核準6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迄今總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項目――陽江核電站正式開工建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出席陽江核電開工儀式并宣布工程開工。國家有關部委、廣東省、陽江市、中廣核集團公司相關領導參加了開工儀式。
位于粵西沿海的陽江核電站,總投資近700億元人民幣,是國家確定“積極推進核電建設”方針后,中國廣東核電集團繼嶺澳核電站二期、大連紅沿河核電站、福建寧德核電站之后建設的第四座核電站,項目采用中國自主品牌核電技術――CPR1000,進行標準化、批量化建設。陽江核電站也是我國在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形勢下核準建設的國家大型重點工程之一。陽江核電站的建設將進一步提高我國核電自主化建設水平,帶動核電產業升級和地方經濟發展,對廣東打造 “核電示范區”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投資近700億元 綜合效益可觀
將產生巨大的投資拉動效應
作為我國一次核準開工建設容量最大的核電項目,在提供清潔能源、優化能源結構的同時,陽江核電站肩負著拉動內需的重大使命,并對核電產業升級、地方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陽江核電站工程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采用中國改進型壓水堆(CPR1000)核電技術。1、2號機組有效建造工期為56個月,3-6號機組有效建造工期為54個月。陽江核電站首臺機組計劃于2013年建成投入商業運行,6臺機組將在2017年全部完成建設,預計每年上網電量為450億千瓦時。
核電建設有投資大、產業鏈條長、關聯度高的特點,對裝備制造等相關產業的拉動作用明顯,在出口和國內消費不足的情況下,通過加快核電建設,可促進固定資產投資,促使企業加大技術投入,帶動產業轉型和技術升級。
陽江核電站設備制造由國內企業為主承擔,將有效促進核電裝備制造業與整個核電產業鏈的發展。1、2號機組的國產化比例將達到75%;3、4號機組國產化比例將達到85%;5、6號機組國產化比例爭取達到90%,項目綜合國產化率達到83%。根據多項目同一技術路線的特點,中國廣東核電集團采取集約化方式與國內設備制造企業合作。核島主設備(包括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主泵)、汽輪發電機組、數字化儀控系統等采用集約化方式分別與東方電氣集團和上海電氣集團等設備制造企業簽訂了供貨協議。目前,設備制造正按計劃進行。
6臺機組投資近700億元的陽江核電站,將產生巨大的投資拉動效應,為地方經濟提供穩定豐厚的稅源及眾多就業機會。陽江核電站是我國已建、在建和待建核電站中前期準備條件最為完善的核電項目。自2003年廠址表土剝離以來,陽江核電項目陸續完成了征地、廠平、海工、道路、水庫、水廠、通訊、辦公區與生活區建設等各項前期準備工作。截至目前,項目已投資40億元人民幣。據介紹,陽江核電站的建設與運行,將有力帶動當地第二、三產業的發展,以核電為代表的能源產業將成為陽江市的又一支柱產業,陽江市也將成為廣東重要的新興電力能源基地。
CPR1000支撐我國核電駛入快車道
為實現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陽江核電站項目采用我國自主品牌核電技術CPR1000進行建設,總體目標是:把陽江核電站項目建造成優質、安全、經濟的核電站,通過技術和管理創新持續提升安全性、先進性、經濟性,并進一步縮短建設工期。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一直堅持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核電發展之路,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建成大亞灣核電站后,從1994年開始,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每年投入1500多萬美元對大亞灣核電站進行技術改進和創新;1997年5月15日開工建設的嶺澳核電站,通過實施52項重大技術改進,按照國際標準,實現了工程管理自主化、建安施工自主化、調試和生產準備自主化、部分設計自主化和部分設備國產化;在2005年12月開工建設的嶺澳核電站二期中,通過采用經過驗證的技術改進,結合新技術應用、經驗反饋以及核安全法規發展的要求,進行了數字化儀控、半速汽輪機等15項重大技術改進和40多項其他改進,實現了百萬千瓦級核電技術“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建設、自主運營”,形成了我國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品牌——中國改進型壓水堆(CPR1000)核電技術。
為應對能源日益短缺、環境保護壓力逐步增大的局面,2005年,國家確定了“積極推進核電建設”的方針,提出到2020年建成核電裝機4000萬千瓦的目標。作為技術先進、成熟安全、經濟可靠的核電技術,CPR1000成為我國當前核電發展的重要技術方案,為實現國家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據了解,包括陽江核電站在內,CPR1000已在嶺澳核電站二期、紅沿河核電站、寧德核電站、福清核電站、方家山核電站等核電工程建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統計顯示,截至今年11月底,在國家已經批準開工建設的7座核電站、22臺核電機組、總計2290多萬千瓦的裝機容量中,有20臺、2160萬千瓦采用了CPR1000技術。其中,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全資、控股或為主建設的機組有16臺、1600萬千瓦,占73%。
陽江核電站的建設標志著我國已具備標準化、系列化、規模化建造核電站的能力。為完成國家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確定的目標,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充分利用CPR1000機組標準化、批量化建設的優勢,統一設計和采購,全面鞏固和落實設備國產化目標,通過六臺機組的連續建設,進一步提升二代改進型百萬千瓦級核電裝備的自主化水平。
同時,通過陽江核電站的建設,對于我國加快核電建設步伐,緊密跟蹤世界先進核電技術,培養高素質核電人才,實現三代核電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都具有重要意義。根據核電發展的需要,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正借鑒吸收引進的三代核電技術,持續對CPR1000技術進行改進創新,進一步提高其安全性、先進性和經濟性,使技術指標達到或接近三代核電技術水平。該技術研發完成后,將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技術。
規模發展核電,優化能源結構
為打造廣東“核電示范區”提供有力支撐
陽江核電站工程一次核準建設六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是我國目前開工建設容量最大的核電項目。它的開工建設標志著國家核電事業迎來了大發展的歷史機遇,也為廣東努力打造“核電示范區”戰略的實現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并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核電是安全、清潔、經濟的能源,以批量形式規模化推進廣東核電建設已經成為共識。在今年出臺的廣東新十項工程建設中,對核電建設的定位從“十一五”規劃中的“加快核電建設”轉變為“跨越式發展核電”。在今年7月舉行的廣東省核電建設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廣東首次提出打造我國首個“核電示范區”,規模化、集約化推進廣東核電快速發展,依托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實現廣東核電的產業化發展。規模化發展核電將有助于優化電源布局,降低能源供應風險,控制能源成本。根據廣東核電發展“十一五”規劃,到2020年,廣東省運行核電裝機容量將達2400萬千瓦,在建規模將達1000萬千瓦,廣東能源自給率可從現在的13%提高到20%。
陽江核電站的建設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廣東省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進一步優化廣東省電網結構和能源結構,發展核電裝備制造業,實現廣東能源、經濟和生態環境可持續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同時,它也是廣東省2020年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為進一步優化廣東省的能源結構,改善生態環境,為促進陽江地方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作為我國唯一以核電 為主的清潔能源集團,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承擔著推進廣東核電跨越式發展的重大使命與責任。隨著陽江核電站的開工建設以及其他核電項目的順利推進,廣東省核電建設已步入跨越式發展階段,為廣東省打造“核電示范區”創造了條件,也為奠定核電在廣東省未來的主力電源地位打下良好基礎。目前,廣東在建的嶺澳核電站二期兩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已進入全面安裝階段,預計在2010年左右建成投產。臺山、陸豐等一批核電新項目的前期工作正在加速推進,臺山核電項目已于今年8月開始負挖,計劃于2009年開工建設。同時,經過四次全面系統的核電廠址普查工作,基本完成了省內核電廠址比選工作,廣東儲備核電廠址容量達到6000萬千瓦,為廣東打造“核電示范區”提供了充足的廠址資源保障。
廣東省有關領導表示,大力發展核電,是廣東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現實需求,是保障廣東省能源供應安全、促進節能減排的戰略選擇,是促進能源建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廣東將充分利用發展核電的先發優勢和良好基礎,以批量形式規模化推進核電建設,打造“核電示范區”,同時以世界眼光謀劃廣東核電產業發展,促進廣東核電配套產業的優化升級,為國家核電工業體系的戰略升級起到推動作用。(記者胡謀)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意見反饋向網站管理員反映。
©2006-2028 中國核電信息網 版權所有   服務郵箱:chinahedian@163.com   電話: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