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東方電氣已成為目前國內唯一成功制造1000MW核電主要設備的企業,率先成為國內百萬千瓦級核島、常規島等核電設備的主供貨商。
東方電氣已在四川德陽、自貢及廣州等地建成核電設備制造基地,并初步形成了核島、常規島等設備的產業鏈體系,東方電氣重點涉及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包括汽輪發電機、反應堆壓力容器、蒸發器、主泵等。此外,東方電氣還在積極籌備包括堆內構件和控制棒驅動裝置等核電重要部件的生產。
近年來,東方電氣在核電市場上的訂單情況總體如下:在常規島方面,已連續獲得了紅沿河、寧德、方家山、福清、臺山項目汽輪發電機組訂單,其中臺山項目為第三代核電項目,是目前世界上單機容量最大的核電機組,出力達1750MW;在核島方面,東方電氣已連續獲得紅沿河、寧德、福清、陽江等項目的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穩壓器、主泵、安注箱、硼注箱等主設備訂單,同時正在積極爭取臺山等后續項目的訂單。
總的說來,在核電常規島設備方面,東方電氣占據內三分之二左右的市場份額,核島方面,東方電氣占據半壁江山。
按核電站造價(嶺澳二期約為1500美元/千瓦)及東方電氣涉及的核電主設備所占比例,根據上述《規劃》測算,市場總值將達到1500億美元,東方電氣涉及核電設備將達到375億美元。
2007年10月,在“積極推進核電發展”方針的指導下,中國政府制定了核電“2020年建成4000萬千瓦,在建1800萬千瓦”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年),核電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
2008年初,突如其來的冰雪災害,以及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進一步引起政府的思考,加大了發展核電的決心,多方面跡象顯示,中國核電中長期發展目標醞釀升級,有大大增加原定規劃目標的可能。面對這一輪金融海嘯,國家制定了大規模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內需的重大戰略決策,核電建設作為確保國家能源安全、調整國家能源結構、提升國家裝備業水平重要手段,將發揮重要作用。在此形勢下,到2020年核電裝機或將可能超過7000萬千瓦,在建超過3000萬千瓦。
在今年11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家一次核準了10臺百萬級核電機組拉開核電建設高潮的序幕,東方電氣的核電產業發展將迎來廣闊的市場前景和難得的戰略發展機遇。
面對新一輪的市場經濟形勢,東方電氣所屬各企業進一步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東方汽輪機以100萬核電、超超臨界100萬機組等項目為重點,繼續加大技改投入,將在2011年達到6臺套以上的出產能力。特別是在建的焊接轉子項目,計劃2009年10月,首根1000MW核電低壓轉子開始試制,2009年底完成。該項目的成功,將極大解決生產瓶頸,大大提升東汽的出產能力。
東方電機,2008年9月10日為100萬火電和核電定子制造擴建的大電機廠房一跨延長工程已經完工, 600T吊車400T吊車已投入使用。
通過技術改造和多個核電項目的磨煉,目前東方電氣已形成了目前國內一流的核電設備制造能力。通過嶺澳一期、二期等項目的執行,東方建立了核安全文化,并擁有了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豐富的生產制造經驗和專業的項目管理團隊。通過東方電氣持續全面的技術改造,東方電氣的制造能力將向大型、特大型機組發展,形成完整的產品線,大大提升東方電氣的市場競爭能力。 東方重機,2008年9月26日,東方電氣出海口基地三期建設項目開工奠基典禮在東方電氣(廣州)重型機器有限公司隆重舉行。項目預計2010年全部建成投產,屆時在南沙基地將具備年產4套以上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核島主設備和4套百萬千瓦級核電和超超臨界汽輪機、汽輪發電機的總裝生產能力。
東方電氣經過先期技術改造,在目前的市場競爭中,在國內核電制造企業中,已經處于領先地位。經過持續不斷的擴建和技術改造,必將進一步提升東方電氣的核電制造能力和競爭能力。未來的核電常規島和核島項目的競爭,將是產品的質量之爭、進度之爭、綜合制造能力之爭,東方電氣必將在未來的競爭中繼續保持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