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中國核電信息網  >  國內核訊  > 在運、建核電站應對超設計基準事故安全技術研發項目全面啟動

在運、建核電站應對超設計基準事故安全技術研發項目全面啟動

來源:中國能源報 發布日期:2012-05-02

       近日,為進一步提高我國在運和在建核電機組安全技術水平和應對極端災害疊加能力,結合福島核事故的經驗反饋,國家能源局組織開展的在運在建核電站應對超設計基準事故安全技術研發項目已全面啟動。

       據了解,本批項目以硬件為主、軟硬結合,具有“短平快”的特點,全部立足于我國在運、在建核電機組的技術路線特點和廠址環境特征,通過重要機理研究、關鍵設備研發、典型廠址分析和核心安全技術層次等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術研發,力求將福島核事故的經驗反饋轉化為能夠切實提高我國核電機組安全性和極端災害抵抗能力的先進核電安全技術。

       資料顯示,在本批研發項目中,根據福島核事故的經驗反饋而啟動的科研項目占據了多個席位。
其中,“核電站嚴重事故預防與緩解的研究和實驗驗證”項目便是針對類似日本福島核事故中乏燃料貯存設施所暴露的安全問題而啟動的,該項目將開展嚴重事故預防與緩解措施的研究與試驗驗證,從嚴重事故預防、緩解以及應急等方面減輕事故影響,降低核電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危害。

       對于日本福島核事故的中的地震因素,則啟動了“核電廠抗震能力提升及超設計基準地震裕量分析研究”,將針對地震時核電廠確保安全停堆、余熱排出以及乏燃料儲存安全有關的系統、設備、結構開展抗震能力研究,并對超設計基準地震進行裕量分析評估,研究核電廠抗震的薄弱環節,以便通過設計改進,提升核電廠的抗震能力。

       對于地震、海嘯、強降雨、臺風等,分析、研究這些外部災害可能的疊加情況或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如火災、水淹)等可能對堆芯構成威脅的風險因素,則啟動了“多重外部災害疊加情況下危害分析及應對措施研究(大亞灣廠址)”項目。

       而“核事故放射性廢水應急處理技術及工藝研究”,則是借鑒日本福島事故中放射性廢水處理的經驗教訓,針對突發核事故情況下污染場景、污染類型復雜多變的實際情況,建立吸附—膜技術耦合的集成工藝,利用吸附技術快速大幅度降低廢水的放射性活度,利用膜技術實現精處理與終極保障功能。

       此外,據了解,本批研發項目還包括針對核電站超設計基準事故引發喪失電源和冷卻水源、核電站超設計基準外部水淹和乏燃料熔化兩個嚴重事故工況、嚴重事故工況下反應堆余熱排出這一重要事故緩解措施、事故發生的不同情況研制應急救援所需設備及機器人、核電站全廠斷電和最終熱阱喪失兩種超設計基準事故、核與輻射事故應急情況下人員的輻射安全等問題而開展的多項專題研究項目。

       據悉,本批項目將于2013年前后完成,預期研發成果將向我國核電在運在建機組推廣。成果實施后,將全面提高我國二代改進型核電技術安全性,顯著降低堆熔概率(CDF)和早期釋放概率(LERF),CDF和LERF分別降到10-6/堆年與10-7/堆年級別,總體滿足國際公認的三代核電安全標準要求。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