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報》近日稱,今年3月,英國核電行業頗具爭議的兩個提案的變動,與法國電力集團(EDF)對英國政府相關部門的背后秘密游說有關。
核電巨頭法國電力集團近幾年對英國市場表現出濃厚的興趣。2009年2月,英國能源公司(British Energy)從倫敦證券交易所停牌,成為法國電力集團的一部分。
《衛報》還表示,經秘密團體游說后,英國核電行業政策放寬,如同是用納稅人的錢補貼新建核反應堆廢物處理的成本。
英國新任首相戴維·卡梅倫表示,要在未來一年內,把政府打造成“最為綠色的政府”,并宣布在不提供政府補貼的前提下,為新建核電站掃清道路。這也使新任命的能源與氣候變化大臣、自民黨人克里斯·休恩(Chris Huhne)不得不向核電妥協,而他原本對核電是持反對態度。
休恩向媒體透露,在現有放射性核廢物處理問題上,英國政府已經面臨40億英鎊融資空洞。而《衛報》稱,關于法國電力集團游說英國政府的曝料,則會使公眾對新政府拒絕核電補貼的承諾給予更多關注。(1英鎊約合10元人民幣)
秘密游說前政府核廢物處理提案
上屆英國政府原計劃對核電行業廢物處理等征收高額的固定稅收,且告誡市場參與者,該行業需自行負擔核廢物處理的責任。只有在核反應堆運行至少110年、核廢物經處理后,才能將這種責任轉嫁給政府。當時兩個關于核廢物處理的提議在行業內極不受歡迎。
而今年3月份,英國工黨(當時的執政黨)卻發布經修改的提議,在上述兩個有關核廢物處理的問題上,作出巨大妥協。現在,英國新政府對這兩個提議的協商也將于本月底結束。英國能源部門的一位發言人表示,兩個提議的商討目前仍在繼續。
《衛報》稱,日前有文件顯示,2009年法國電力集團對于英國政府展開幕后秘密游說。2009年7月,法國電力集團在與英國能源部會議的一次演示上表示,英國政府之前的提案“不可接受”。緊接著在10月份的另一次會議上,法國電力集團稱:“目前看來,(兩項提議提出的)固定征稅模式將大大阻礙英國的新核電項目,并削弱英國核電的投資吸引力。”
英政府堅持核電無補貼
綠色和平組織一名發言人表示:“這些文件,對于法國電力集團而言,相當于自己打了自己嘴巴。此前,該集團一直宣稱無需政府對于新的水中核廢物處理進行補貼。而法國電力集團知道,核電經濟并不好掌控,只有英國納稅人被迫再次承擔起核電及核廢物處理的責任,新核電項目才會投入建設。”
《衛報》稱,正是為了保護納稅人不為核電買單,英國上屆政府在2009年提議,應向核廢物處理征收高額固定費用。法國電力集團當時就爭辯費用過高。而修改后的兩個提議,將使得新核電運營商,在反應堆投入運行的前10年內,節省一大資金。
實際上,在英國上屆政府原先的兩個提議中,政府也要承擔核廢物處理的責任,如新廢物產生后,政府得為新的廢料地下儲存設備買單。另外,核電及廢物處理成本在反應堆運行110年后就會從運營商轉嫁到政府。然而,法國電力認為這兩個早先的提議,附帶的長期性投資風險巨大,因為對核廢物處理的投入回報得在100年后、市場成熟了才能彌補其投入的資金。
一位英國能源部發言人表示:“對于(核廢物處理兩個議題的)協商結果是與核電行業提前達成一致的指控,是毫無根據的。英國聯合政府承諾,不會對新的核電項目提供任何公共(財政)補貼。” (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