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水母網 發布日期:2010-05-25
海陽核電一號核島CV底封頭成功吊裝就位。劉新國
新的畫卷,新的征程!
5月20日,煙臺市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暨“新興產業培育年”動員大會召開,市委書記孫永春在會上強調: 要以開展“新興產業培育年”活動為契機,精心培育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體系,盡快把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
站在嶄新的歷史起點上,煙臺正在描摹一幅絢麗多姿的新興產業發展畫卷:到2015年,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材料、生物、海洋高技術產業產值達到5000億元,成為全市新的支柱產業,爭取建設新能源、海洋高技術等國家產業基地;高技術服務業形成一批突出亮點。
畫卷已經展開,藍圖已經描繪,在新興產業的美好“畫卷”上,煙臺將畫出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要搶占未來城市發展的制高點,必須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積蓄新的發展動力。”魯東大學環渤海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良忠在解讀《關于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時指出,在當前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大背景下,改變傳統粗放式發展的問題愈發突出。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海洋高技術、高技術服務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將逐漸成為煙臺新的經濟增長點。
新能源,聚集新“能量核”
【意見點擊】重點發展核電、風電、太陽能光伏、生物質能,支持核心裝備和關鍵器件開發,聚集一批較大規模、知名品牌的新能源企業,打造集研發、生產、應用于一體的國家新能源產業基地
【數字掃描】到2015年,新能源發電裝機達到560萬千瓦,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實現產值1500億元
■縱深解讀
“風力、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是當今新能源發電的主流技術。作為化石能源發電和水力發電的重要補充,新能源發電日益受到各方關注。”劉良忠說。
新能源,就像一個巨大的能量核,源源不斷地釋放著潛在能量,核電是能量核的核心。據介紹,海陽核電一期工程累計投入100多億元,配套企業超過20家。煙臺,已成為全省唯一擁有2個省級核電裝備制造工業園區和3個具有核級設備制造資質企業的城市。
《意見》的出臺給核電持續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我市將加快海陽、萊山核電裝備制造工業園建設,規劃建設國家級核電研發中心,突破發展核電裝備制造業,建設全國重要的核電裝備制造基地。抓好中電投煙臺核電基地建設,發展相關服務業,打造集核電研發設計、裝備制造、技術服務、人才培養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近年來,隨著我市培育新興產業步伐的加快,新能源崛起勢頭迅猛。來自市發改委的資料顯示:目前,煙臺風電、核電、生物質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38萬千瓦,新能源企業已增至50多家,實現的產值超過15億元。
《意見》指出,我市將堅持規模化有序開發風能,重點建設單機1.5兆瓦及以上風電場,打造萊州、長島等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規劃建設風電裝備產業園,支持兆瓦級及以上風電整機和軸承、控制系統等關鍵零部件生產。鼓勵發展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光伏發電控制系統、光伏海水淡化制備系統等產品。擴大農村戶用沼氣覆蓋面,試點推廣綠色能源縣、鄉建設。支持大型畜牧養殖企業建設沼氣發電裝置,建設萊州、萊陽等地生物質能項目,培育以海洋微藻、濱海耐鹽堿植物制取生物柴油為重點的海洋生物質能產業鏈。積極延伸新能源產業鏈,鼓勵引進、開發太陽能、風能發電逆變系統和新型儲能產品。鼓勵發展純電動、混合動力、燃料電池動力等新能源汽車,支持配套裝備制造和設施建設。
到2015年,海陽核電項目裝機容量達到250萬千瓦;風電裝機容量達到300萬千瓦,兆瓦級以上整機生產能力達到1000臺(套),容量120萬千瓦以上;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達到3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5萬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0萬千瓦……一連串的政策和措施,將讓這一組組數據變得鮮活。
小生物,劍指大產業
【意見點擊】建設開發區醫藥產業園,高新區、萊山區生物科技園,萊州生物育種園和萊陽生物化工園,支持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制品等領域發展。
【數字掃描】到2015年,生物產業規模以上企業超過200家,爭取實現產值500億元。
■縱深解讀
“生物技術為解決糧食、醫療、能源和環境等領域的重大問題奠定了基礎,并為現代生物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劉良忠認為,煙臺生物產業發展基礎、環境較好,要大力發展主要農作物轉基因新品種,實現規模化種植,大幅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通過實施新藥創制、傳染病防治等重大專項,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
據介紹,截至去年底,我市27家列入統計的制藥企業中,產品或在研新藥涉及生物制藥的有9家,生物制藥類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5.5億元。今年2月,綠葉、榮昌、麥得津3家企業被批準為“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究開發技術大平臺”示范企業;4月,煙臺綠葉國際生物科技園被科技部列入“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山東創新藥物孵化基地建設”課題。
生物醫藥發展已初露崢嶸,下一步,我市將圍繞治療腫瘤、心腦血管疾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支持麥得津、綠葉、榮昌制藥等骨干企業發展,扶持壯大中大生物等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在基因工程藥物、生化藥物等領域自主開發一批創新藥物。重點加快恩度、F-苷肽、希美納等創新藥物產業化、規模化。支持東誠生化等企業發展,培育海洋生物制藥產業。
生物醫學工程將以組織修復、生物醫學材料、臨床診斷試劑、數字化診斷設備、監護儀器、醫學信息技術等領域為重點,依托正海生物、澳斯邦生物工程等企業,實施口腔修復膜、皮膚修復膜、防粘連膜、骨膠原、生物活性骨、全自動酶免分析系統及試劑、血栓代謝產物測定等一批高技術項目。
生物化工將圍繞海藻化工產品及其衍生物、生物質高分子材料、微生物制造等領域,研究開發生物工程產品、新型酶制劑、食品添加劑等新興生物制品。突破發展海洋功能性保健產品、美容產品,豐富膠原蛋白及活性肽系列產品。
在生物育種領域,市農科院、登海種業、明波水產和東方海洋等科研機構、企業已經形成明顯的科研、技術優勢,我市將繼續擴大多倍體育種、性控技術、克隆技術、分子定向技術等現代生物技術應用,依托加快玉米、小麥、花生、果蔬、肉禽和水產品優良品種培育,提高產品品質和產量。
海洋高技術,做透“新”文章
【意見點擊】加快海洋新技術應用、新產業培育和新產品開發,建設國家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
【數字掃描】到2015年,全市海洋高技術產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
■縱深解讀
“海洋是我們的優勢,如何把這一優勢放大亟待探究。”劉良忠說,發展海洋高技術產業重點應放在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培育上,通過加速海洋高技術成果的轉化,催生有市場潛力的新產品,促進企業的發展和上規模、上檔次,盡快形成一個產業結構和配套設施相對完善的海洋高技術產業體系,為海洋高技術產業集群奠定基礎。
劉良忠眼中的海洋優勢在裝備制造業表現得尤為突出。《意見》指出,我市將加快建設煙臺開發區、蓬萊省級船舶工業聚集區,提高船舶制造業規模和技術水平。突破發展冷藏集裝箱船、高檔游艇、LNG船、遠洋漁船、化學品船、大型重型運輸船等特種船舶,著力發展自升式和半潛式鉆井平臺、浮式生產儲油裝置、多功能供應船、大型起重鋪管船和深水系泊系統、自動調壓載系統等特色優勢產品,加快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和來福士龍口、海陽新基地建設,鞏固提升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優勢。支持發展甲板機械、艙室設備、通訊導航及自動控制設備等高附加值配套產品。依托杰瑞石油、東潤儀表等新興高科技企業,培育發展海上油田裝備和海洋測繪、海洋物探等精密儀器制造業。
“我市是國內最大的水產苗種基地,擁有中科院海岸帶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國家級、省級海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分別達到13個和15個,在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等領域形成了發展特色和技術優勢。”市發改委相關科室負責人介紹說,要盡快把特色優勢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推動海洋高技術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向海洋獲取更多的資源、空間和效益。
《意見》指出,以海洋生物育種為基礎,大力發展深水網箱養殖、工廠化設施養殖等高效漁業,研究開發養殖生態環境修復、病害防治、養殖品種抗生素替代與藥殘控制等技術,建設全國生態高效漁業基地。加快研制低成本海水淡化膜材料和膜組件、能量回收裝置和耐腐蝕高壓泵等關鍵設備,促進海水淡化設備集成化、產業化。支持萊州鹽化工基地建設,提高地下鹵水綜合開發利用水平,不斷向下游延伸,開發溴系列阻燃劑、醫藥和農藥中間體等產品。
劉良忠認為,海洋高技術產業的發展與傳統產業有較大的差異,其科技含量決定了其起步和發展離不開大學和科研機構,多數海洋高技術產品都源于科技成果轉化。應該充分發揮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的作用,加快建設國家級創新平臺,集中突破一批海洋關鍵技術,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努力把煙臺打造成國家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
服務業挺進“高技術”
【意見點擊】以中心城市為主戰場,創新服務業態和模式,發展軟件和服務外包、創意設計、現代物流等新興產業
■縱深解讀
“隨著煙臺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區域經濟與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正在逐步形成一個人才密集、知識密集,附加值高,支撐并服務于經濟、產業和企業發展的高技術服務體系,高技術服務業在未來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中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劉良忠認為。
《意見》指出,依托煙臺軟件園,建設提供共享服務的云計算平臺,為軟件企業提供設計、開發、測試、應用等公共服務。發揮省級國際服務外包示范基地的聚集作用,立足日韓,突破歐美,引進一批為世界500強配套服務的外包企業,培育服務外包品牌。
據介紹,創意產業本質上屬于知識服務業范疇,目前全世界創意產業每天創造的產值高達220億美元,并正以年增長5%的速度遞增。
煙臺在創意產業發展上具有廣闊空間,要形成以創意為核心,包含直接產品和衍生產品的動漫產業鏈,做大做強動漫產業。鼓勵發展工業設計、游戲研發設計、軟件設計、建筑與規劃設計、工程咨詢、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及音像制作、廣告策劃、文藝創作與表演等。
“大多數的高技術生產服務業是圍繞制造業展開的,制造業的整個過程,包括產品研發、運輸和存儲、財務和銷售等所有環節都伴生服務需求。”劉良忠說,這個過程中,現代物流迎來了發展機遇。
煙臺要充分發揮煙臺保稅港區的政策優勢,大力發展國際采購、中轉、分撥及配送業務。以打造環渤海和東北亞重要的國際物流中心為目標,依托煙臺港西港區、龍口港區、蓬萊港區和萊州港,打造綜合性或專業化物流示范園。加快物流信息化,培育做大葡萄酒、棲霞蘋果等電子交易無形市場,規劃建設煙草、鋼鐵、汽車等大型專業物流市場。培育歐美遠洋集裝箱航線和空港全貨運航班,積極開展中韓甩掛運輸、車載物流業務。支持物流企業拓展服務體系,發展綜合物流、冷鏈物流、物流銀行和供應鏈管理等業務。李仁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意見反饋向網站管理員反映。
©2006-2028 中國核電信息網 版權所有   服務郵箱:chinahedian@163.com   電話: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