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中國核電信息網 > 中國核電國產化論壇 > 論壇文獻 > 輕水堆前沿技術和中國核電對鈾資源需求

輕水堆前沿技術和中國核電對鈾資源需求
李玉崙  張育曼  彭士祿
中核集團 清華大學 中核集團
2006.3.  北京


提綱
1. 引言
2. 規劃的核電裝機容量對天然鈾的需求量
3. 鈾資源利用率與轉換比/增殖比正相關
4. 超臨界水堆——輕水堆前沿技術
5. 超臨界水堆在中國的現實性
6. 超臨界水堆和節省鈾資源
7. 結論


1. 引言

• 鈾資源是核電規劃的重要基礎
• 到2005年底,中國商業運行核電機組裝機容量為6998MWe,占全國總裝機量1.4%,在建核電機組裝機容量為2120MWe
• 核電規劃目標:到2020年中國核電要達到建成商業運行機組裝機容量40,000MWe,在建機組裝機容量18,000MWe,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目標
• 超臨界水堆是輕水堆的前沿技術,第4代核電的一個發展方向
• 超臨界水堆在中國是最現實的,也有利于節省鈾資源


2. 規劃的核電裝機容量對天然鈾的需求量
      2.1 已有和已批準開工核電機組
      表1  商業運行和在建核電機組

表2  新開工建設核電機組

        

2.2  規劃的裝機容量
• 根據規劃目標,國家已批準開工建設的核電項目
– 嶺澳二期工程          2×1000MWe PWR  2005.12
– 秦山二期擴建工程  2×650MWe   PWR  2006.03
• 到2015年前,必須有28×1000MWe機組開工建設,才能在2020年建成40,000MWe機組
• 在2015-2020期間,還應再開工建設18×1000MWe機組
• 到2025年,總共將有58GWe核電機組運行
• 按上述設想,核電裝機容量增長趨勢表示在圖1上
• 2020年,中國電力總裝機將達900GWe[1]
• GDP增長必須降低能耗,假定2020年后,每年新增30GWe,到2040年,全國總裝機1500GWe
• 在此基礎上,假定核電增長2個方案,也表示在 圖1上
• 案1.  2025-2040維持在2025年的核電比例5.5%     核電應有83GWe(圖中虛線)
• 案2.  在2040年,核電比例達8%     核電應有120GWe

• PWR是中國核電的主流堆型
• 批量建設核電機組的可能方式
– 翻版+改進
– 引進第三代核電技術
– 開發有中國特點的PWR
• 無論采用何種方式,新建機組應當
– 經濟性明顯改善,造價和運行成本降低
– 安全性有所提高
– 堆的性能有所改進
– 有利于可持續發展
2.3  天然鈾需求量

3. 鈾資源利用率與轉換比/增殖比正相關
鈾資源利用率、堆型、后處理(U.Pu回收利用)、天然鈾價格之間的關聯表示于下圖


《Die Zukunft der Stromversorgung》P.87, 1992


• 相對的鈾資源利用率對轉換比/增殖比靈敏且正相關
• 輕水堆技術發展,燃耗增加,轉換比提高,快堆相對輕水堆燃料利用率的提高倍數已大大降低(用在相當長時間內難以實現的合金燃料高增殖的快堆與七、八十年代設計的壓水堆比較,夸大了提高鈾資源利用率的倍數)
• 高轉換堆的使用能使裂變材料利用得到明顯提高
• 后處理是不可忽視的,后處理技術(工藝流程)與堆技術相匹配
• MOX原本為快堆開發,但首先在熱堆內使用
• 由于經濟、技術原因,主要核電國家快堆計劃都一再推遲
4. 超臨界水堆——輕水堆前沿技術
 4.1  輕水堆技術發展歷程


4.2  輕水堆發展趨勢

• 安全性方面  堆芯安全裕量  冷卻劑裝量
        簡易性和寬容性  安全殼
• 可靠性和經濟性  燃料利用的經濟性和靈活性
       可利用率  建設周期(模塊化)
       電廠使用壽期
       燃料的充分利用(高轉換比)
4.3  進一步發展的輕水堆概念
• 目前受到較多關注的輕水堆概念
– 一體化主系統反應堆(IPS)
– 簡化沸水堆(SBWR)
– 壓力管反應堆(PTR)
– 超臨界水反應堆(SCWR)
– 高轉換比水堆(HCR)
– 球床燃料水堆(HCR)
– 與燃料循環相關的先進水堆(Th-U,Pu-Ma)

• 作為探討,上述堆型都是前沿,我們看好超臨界水堆
4.4  超臨界水堆——輕水堆前沿技術
     4.4.1 GIF選擇了6種堆型概念作為
       第4代核能系統優先開發目標
– 氣冷快堆
– 鉛冷快堆
– 納冷快堆
– 熔鹽堆
– 超臨界水堆
– 超高溫氣冷堆
• 所選6個堆型,4個堆型可增殖燃料
• 最有可能要求建設原型或示范超臨界水堆
4.4.2  超臨界水堆
• 超臨界工況下水冷卻劑
– 水的臨界點壓力22.12MPa,溫度374.3℃
– 運行壓力超過臨界壓力,水呈單一介質,不發生相變
• 進出口冷卻劑熱焓差遠大于現有水堆,低流量滿足載熱要求,進口280 ℃和出口540 ℃就可全自然循環
• 最大限度簡化了反應堆配置,不需要蒸汽發生器、主泵、穩壓器、汽水分離器和干燥器,是最簡單的一體化反應堆
• 安全殼尺寸很小
• BOP配置規模小
• 能最大限度利用現有輕水堆和超臨界火電廠的成熟技術

超臨界水堆,最簡單的一體化水堆


此圖摘自Mujid S,Kazimi《Advanced Water Cooled Reactor Energy System》


此圖摘自Dr.Jocopo Buongiorno(INEEL)《The Gen4 Roadmap》


此圖摘自Mujid S,Kazimi《Advanced Water Cooled Reactor Energy System》

4.4.3  超臨界水堆的技術經濟特點
• 技術特點
– 綜合利用輕水堆和超臨界/超超臨界火電廠的成熟技術
– 堆芯中子能譜可靈活設計,既可設計熱堆,也可是快堆
• 經濟特點
– 熱效率高,可達44%(水堆目前~33%),省鈾,系統和設備簡化,降低建造和運行成本
4.4.4  主要的R&D
• 堆芯設計
• 堆芯材料
• 安全性分析
• 穩定性和控制
5. 超臨界水堆在中國的現實性
• 世界核能界普遍認為第4代核能系統(包括反應堆和燃料循環)的研發目標是:經濟性、可持續性、安全性、防止核擴散和實體保護
• 核電業主和消費者最關心的是:經濟性明顯改善,高放廢物永久貯存得到合理和可靠的解決,加之油價持續攀升不降,是刺激建設新核電機組的主要因素。但世界范圍內規模建設新核電機組是在2015-2020年以后
• 在2020年以后,中國即使要保持2020年核電所占比例,仍需批量建設新機組。根據新堆型開發的成熟性,決定建什么堆型的核電機組
• 超臨界水堆的技術基礎源于輕水堆和超臨界(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在中國研發超臨界水堆最具現實性:
• 超臨界水堆是輕水堆的進一步發展,而壓水堆是迄今和今后中國核電發展的主導堆型。在已有壓水堆技術和相應的配套研發設施、設備制造能力基礎上研發超臨界水堆,能與成熟的壓水堆技術很好地銜接
• 超臨界火電機組在世界范圍內包括在中國的應用都已是成熟技術,超臨界水堆機組的常規島易與之結合。它還可以借鑒超臨界火電機組耐高溫材料和水處理控制技術的經驗
• 超臨界工況使輕水堆的系統和設備大大簡化,繼而核電站的造價和運行成本大為降低,經濟性明顯改善
• 冷卻劑平均密度較低,可以靈活設計堆芯中子能譜,超臨界水堆不僅能設計成熱堆,也能設計成快堆,意味著在超臨界水堆內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潛力
• 超臨界水堆設計目標使熱效率高、發電成本低,熱效率可達44%(介于超高溫氣冷堆和納冷快堆之間),與輕水堆相比,更利于有效利用和節省鈾資源,有利于核電可持續發展
6. 超臨界水堆和節省鈾資源
• 人們預期的2020年中國核電規劃目標對鈾資源的需求已相當可觀。中國核電發展的歷程表明,很難對長期發展作出較準確預測。但是,中國大規模發展核電,鈾資源將是最主要制約因素之一,應備受關注。按本文2.2內的保守預測,在2020-2040年內,保持中國核電適度發展還要再建62臺百萬千瓦機組,所需支持的鈾資源量已表示在圖2內
• 當核電機組的裝機容量確定后,鈾的年需求量和機組熱效率成反比。如果從2020年開始逐步批量建設超臨界水堆,到2040年建成62臺百萬千瓦級機組,則在2040年,與輕水堆相比,天然鈾年需求量將減少3134噸,在全壽期內天然鈾需求總量將減少188065噸
• 相應地,分離功年需求量將減少2056噸SWU,分離功總需求量將減少123381噸SWU
• 當然,燃料組件制造量和乏燃料產生量也都相應地有明顯減少
• 如果超臨界水堆設計成快堆,鈾資源的可利用率會進一步大大提高,可能是中國實現核燃料增殖的捷徑
* 到目前為止,尚未見到在2040年商用快堆批量建造的可信前景,涉及快堆及其燃料循環的問題不在此討論
7. 結論
• 按中國核電規劃目標,在2025年天然鈾年需求量為10616噸,在全壽期內總需求量達641867噸(均按鈾重量計)。穩定可靠的鈾資源供應是中國核電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因素
• 應該合理有效地利用中國有限的鈾資源,在中國條件下將鈾資源用于產生高參數熱能去發電最為合理
• 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發展超臨界水堆是有效利用和節約鈾資源最現實的途徑,超臨界水堆可能成為支持中國核電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堆型。

 

主辦單位: 中國核學會
承辦單位: 愛思美(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